BG大游每年的两会作为人民共商国事、凝智聚力的窗口和平台,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财政预算报告,无论是年度规划纲要还是代表委员的热议,民生无疑是会上会下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所以格外令人关注。我们从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民生方面的关注就可以清楚看出。报告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为国之本。做到这一点,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安全问题,作为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多次登上了“两会”的舞台,可见二会代表和委员对其的重视性。食品安全问题对于社会全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关乎百姓福祉,是一个民计民生的大问题。各种安全问题往往使得人人自危,个个防范。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惨痛伤害。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安全问题几乎天天发生,警钟几乎时时拉响。大到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小到交通安全、生产安全、住宅安全、消费安全、财产安全,防不胜防,原因何在?一是越是现代化的东西,越是高科技的,越是人类最不了解的东西,我们不知深浅高低,没有完全掌握其中的规律,如生物克隆,转基因食品等。二是我们已知道内在规律,只要遵守规则、标准、规范就可以避开风险或降低风险,但是很多人无知莽撞、非理性、自行其是,偏要挑战标准、规则。如酒驾、浪费、冲动等。三是利欲熏心、利令智昏,因为有利可图、见利忘义,不惜把别人的生命健康作为代价,谋取一己私利,如三聚氰胺奶粉、硫磺生姜、地沟油、含汞雪碧、毒豇豆等等。其中,最可怕的就是第三种,也是现阶段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暴露出来的问题往往是微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方面,而中国食品安全隐患则多是“人为污染”和“添加泛滥”,行为更加恶劣。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健康权利。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据报道,全国的食品企业大约有50多万家,规模以上的企业也有26万家,他们的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到72%。这个说明我国的食品工业化程度很高,工业化程度和产品质量控制有直接关系。首先,企业主体追求暴利是直接动因。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一面是巨大的利益诱惑;另一面则是违法成本低廉。被抽查的几率不高,让很多食品生产经营者心存侥幸,敢于以身试法。一旦被查处发现,惩罚不给力,无关痛痒,不法之徒可能依然会换种方式对消费者做出危害。在所有执法监管中,我们都能看到这种你来我往的较量。之所以有这种较量,是因为违法所得的利益客观,而利益驱使行动者牟利的冲动,这就形成了成本——利益的关联链条。其次,食品安全监管的最大弊端是政府行政部门齐抓共管,安全监管很容易出现盲区。目前国内行使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工商、质监、卫生等十几个部门,职能交叉、职权模糊,看似都有责任,但到最后,谁都可以推脱责任。各部门之间或相互争夺监管权,或相互推诿责任,最终导致监管不力,安全问题无从抓起。现在的监管是“上紧下松”,上面要求得严,下面查得动静就大。如针对“瘦肉精”事件,国务院专门成立了调查组,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似乎很“雷厉风行”,但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媒体能发现问题,监管部门就难以发现吗?媒体不曝光,监管部门就可以置若罔闻吗?在这件事件中,养猪场和企业,明知故犯,唯利是图,确实应受到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但出了问题,只谴责企业和农民,只追究犯罪主体的责任,也是不公平的,我们是否还应该谴责那些放行的人。“瘦肉精”事件至少说明,企业在原材料进库和产品出库时的检验存在着严重的漏洞。但是监管不力往往无人查处,这就是问题频发的关键所在。
近段时间,随着“**奶粉”事件的不断升级,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民众热议的焦点。有人责备政府监管不力,有人谩骂企业经营者“惟利是图”,更有人诅咒奶农的“黑心举动”,林林总总的抱怨折射出民众的极大愤慨。抱怨和责备是可以理解的,但仅仅停留在抱怨层面是远远不够的,眼下,我们更需要分析和寻找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从源头上做到釜底抽薪,彻底预防或根治。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一部分人认为其根源是现行法律、行政法规执行得不够好,对生产者、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处罚不到位,监管部门执法不得力等等;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只有当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这类问题才能彻底解决。笔者不排除这些分析的合理性,但需要强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虽然表现为社会问题,但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产业问题。
笔者认为,就食品的生产而言BG大游,其安全隐患存在于三个环节:一是食品原材料的生产过程,比如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等:二是食品原材料的采集过程,比如鲜奶的采集等;三是食品的加工过程,比如月饼、瓜子的生产等。我国食品生产各环节的产业构成导致了食品安全危机的产生。
首先,以精耕细作和分散经营为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使得食品原材料的生产过程难以控制。一直以来,我国走的是常规农业思路指引下的农业发展之路,追求精耕细作中的高产。由于农业生产未实现集约化模式,先进的生产技术也未普及,农民为了追求产量和质量,就只有通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等细作方式,来提高产量和产值。这一过程势必会造成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超标,使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产品生长过程中被吸收,成为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施用在农作物、果树、花卉等方面的有毒化学农药约占95%以上,其中以甲胺磷、敌敌畏等高毒农药用量最大。同时,由于采取分散经营而非集约经营的生产方式,一旦发生食品源污染的问题,政府难以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控制,20**年冬至20**年春的禽流感疫情之所以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猖獗,主要就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家禽养殖是以家庭为主的散养和小户饲养模式,一旦出现家禽感染,很难像发达国家集约化经营的家禽养殖企业那样集中处理和综合管理。分散经营的农业经营模式给我国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其次,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资源大量投入,水、土壤、大气等农产品生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方过分追求GDP增速,忽视了生态和环境的保护,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物质、生物的净化功能。据环保部门统计,在我国12**条河流中,850条江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源头污染”成为农产品安全的一大隐患。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水污染的影响尤为巨大。纸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采矿业等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是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来源。未经处理的污水,虽然含有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但又含有有毒成分,长期处于污水环境中,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品质量,进一步还会损害人体健康。在大气污染方面,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有毒废气,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通过“酸雨”降水或沉降等方式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也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成为引发食品安全的污染源。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有害生物和疫病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国内外人口流动的增加,新疾病的出现和原已消灭的重大疫病的死灰复燃等。近年在市场上曾发现食物加吊白块、鸡鸭饲喂激素、面粉加增白剂、海鲜用甲醛浸泡等,还有在水果上喷施催熟剂、膨大剂,在蔬菜上喷施剧毒农药等案例。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3]。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BG大游、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4、5]。
对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以下七点[6]:一、监管疏漏,“苏丹红一号”事件呈现出国家、企业等对在食品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存在漏洞。二、执行不力,我国于2002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但在实际检测中,却发现在我国很多地方,孔雀石绿仍在被普遍使用。三、欠缺考证盲目定论,“转基因水稻事件”告诉我们,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不能轻易下结论。在没有精确的考证之前,任何单角度的结论都要慎重。四、利益驱动逃避责任,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超标事件为例。雀巢在这场博弈中的表现出的企业利益第一,逃避责任的做法并不是个例,其实很多其他行业的知名企业在利益与责任的博弈中也有极其相似的表现。五、政策法规不健全,国家在管理和规范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导致问题不断。六、媒体误导草木皆兵,由媒体片面报道引发的轩然,不得不通过权威部门的权威数据来消除,包括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甲醛啤酒事件——“国产啤酒95%含有甲醛”的说法是否有夸大事实的嫌疑,或者说这样的“失实”报道能不能在媒体职业操守范围内经过严格的核实而避免。另外,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也是导致此类“闹剧”时有发生的原因。七、标准滞后,国家监管部门应该根据国际标准及时修改旧标准,尤其是在食品健康安全方面更要与国际接轨。
人们对食品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这是我们生活质量提高之后的必然要求,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种要求是合理的,也是需要不断满足的。但从一个产业的发展角度来说,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却要客观辩证地来看待。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我们不能过早过多的要求孩子具备成人的思想和品质,拥有像成人一样的言行,这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让一个孩子从小就像成人一样,也是不现实的。产业的发展,本来就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适当适时地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标准,才更有利于产业自身的发展。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只有有了产业,才可能谈到发展,才可能有质量和安全[7]。
会的需求也是随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不断提高的,即便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其需求也是多样性的,分不同层次的。目前,新的产业不断产生或派生出来,就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不同的需求也在创造着五花八门的新产业。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更多的是纵向的来划分质量安全与市场需求,而现实中质量安全与市场需求却是横向的,不同层面的市场需求有着不同的质量安全要求和标准。我们好象还只是用一个同一质量安全标准去面对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产业发展。
还有一点,要保证质量和安全,靠政府部门、靠企业自律、靠舆论监督是能够解决一定问题的,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靠产业的发展、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完备的信用体系的建设来保障。这种保障更持久、更有效。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消费者、我们的政府已经把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的合理要求,而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只刚刚开始。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极其复杂的矛盾方面,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考察、科学把握构成事物的所有要素及其发展趋势,全面看,看全面,认清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显,不闻雷霆”。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分清表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主次,区别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区别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被表象遮眼,不被假象迷惑,从而认清趋势,把握大局。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在看到主要倾向的同时,也要看到另一种倾向;在看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严重危害,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在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的同时,也要认清解决问题的有利条件,提高勇气,增强信心。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具有联系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既联系过去,也联系现在和将来,看清发展过程,把握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发展的趋势,知形识势,见微知著,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从而顺应规律,把握机遇,掌握主动权,促进食品药品安全总体形势向更好的方向转化和发展。
一句话,只有认清形势,才能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国担责,为民分忧,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安全。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从宏观上看,自然与人类的和谐至关重要,这个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整个人类同时积极努力才能够遵循的自然法则;从微观上看,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监管部门,乃至企业都应从百姓餐桌无小事的角度出发,完善政策、加强监管、提高意识;从个人的角度看,不能只等着国家相关制度的完善等来解决食品安全的本质问题,需要自觉环保、自觉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获取,时刻注意树立科学饮食观念,正确地处理好饮食、营养、健康的关系。
[1]张奇志,邓欢英.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措施[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05).
[4]吴澎,王明林.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04).
[5]向晓冬,赵兵,简桂兰,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法制,2006,(02).
[6]孙羽.食品安全:愈演愈烈的社会问题[j].中国青年科技,2006,(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法律,它不包括行政法规和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最相关法律。该法律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便开宗明义其立法宗旨是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妨害公共利益是指发明创造的实施或使用会给公众或社会造成危害,或者使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受到影响[2]。妨害公共利益的情形包括危害公众健康。专利法第五条的立法宗旨是为了防止对引起扰乱社会、导致犯罪或者造成其他不安定因素的发明授予专利权,也是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食品安全无疑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中之重。
食品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食品领域的研发过程中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注重自身责任,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食品领域常见的典型的违反禁止性规定的情形包括有明确许可性或禁止性规定的情形和没有明确许可性或禁止性规定的情形(见表1和表2)[3]。具体而言,食品领域从业人员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可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食品领域常用标准主要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食品原料限制的主要名单有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具有动态调整性,本领域科研人员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无疑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维,与新颖性、创造性审查时需使用现有技术(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不同的是,专利法第5条的审查过程中应以最新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为准。以发明名称为“一种草香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创造为例,该发明的申请日为2011年7月29日,审查员在2012年6月20日发出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指出本申请的内容属于专利法第5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40号令《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中第十八条规定:“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但乳及乳制品除外”,而本申请中的香草牛饲料的原料包括骨粉,其来源于动物,属于《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中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里使用的添加剂,可能存在导致疯牛病、痒病等动物疫病的风险,进而存在危害公众健康的潜在危险。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了第3号令(《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第26条规定,自该2012年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之日起,农业部2004年7月14日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同时废止。据此,在后续审查过程中本申请已不存在违反专利法第5条的内容而于2014年6月9日被授予专利权。可见,针对法律法规动态调整的特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时刻关注其调整状态,以使发明创造性符合最新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食品加工所用的原料是决定食品安全性及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出于变废为宝的思想,发明人有时会以废弃物和副产物等为原料提取有用的成分作为食品或食品原料。此时,需要注意这种生产方法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发明名称为“一种快速利用纤维素固体发酵生产食醋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要求保护一种快速利用纤维素固体发酵生产食醋的方法[4]。由说明书中的记载内容可知,其是以含纤维素的工业木糖废渣为原料,经爆破、发酵、脱水制备食醋。而食醋是直接被人体食用的,其原料理应是食品级的。首先,本申请是以工业木糖废渣为原料的,该废渣未经任何提纯或高温处理等步骤,难以也不可能达到食品级原料的要求;其次,本领域最为常见的工业木糖生产方法是以硫酸水解玉米芯、甘蔗渣等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得到的木糖渣必然含有残留的硫酸,因此无法保证生产的食醋中满足国家食醋卫生标准(GB2719-2003)中关于游离矿酸不得检出的理化标准。因此,此发明因其实施或使用会给公众或者社会造成危害,属于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的不能授予专利权的申请。可见,对原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发明创造的过程需要对原料及生产加工细节严格把关,杜绝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这不仅是使发明得到稳定保护的前提,更是企业或科研人员对社会最起码的责任。
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和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如何克服本领域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无疑将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关注点和开发点,如开发出天然抗氧化剂代替化学抗氧化剂以避免其过量使用所带来的危害,此类研发也将是当今社会的热点。以白酒塑化剂事件为例,2012年11月相继在酒鬼酒、茅台酒等多种品牌白酒中检出DBP(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俗称塑化剂)含量严重超标。对于造成塑化剂超标的原因,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认为,酒类生产整个过程都有可能跟塑料接触,而塑料中的塑化剂溶于酒精,因此,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受塑化剂污染,使用DBP等塑化剂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无论是从饮食的安全卫生,还是从国家保护角度出发,特别是当前国家倡导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利时机下,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快开发出无毒且应用范围广的新型环保型增塑剂产品来取代现有的传统产品,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即开发使用无毒、环保的塑化剂代替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以“绿色、安全、环保”代替“毒性、危害、污染”。这对相关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契机,相应的,国内也已开发出生物基植物油类、柠檬酸酯类等多种无毒环保的增塑剂,各有其优缺点,尽快解决新颖环保型增塑剂大规模产业化的难题,开发无毒环保产品之路已迫在眉睫,虽然存在诸多困难,但开发前景无疑十分广阔。
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今天,面对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仅希望以此文抛砖引玉,为食品领域的发明创造的安全性提供一些借鉴,为食品领域的申请人提供一些思路。同时,专利工作者对涉及食品安全性的发明创造必然要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希望能和企业及研发人员一起承担社会责任,尽己所能为公众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与此同时,我们也满怀信心地期待我国食品安全的诚信、健康、和谐的新局面。
作者:朱春秋 程代 单位:1.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 2.天津科技大学
[1]吕可珂.专利审查如何关注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7).
提升我国国民身体健康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近年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各个食品加工厂家的唯利是图,添加剂的不正当使用与食品的不规范生产,因此,加强食品检测在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大致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频率较高以及群体生物中毒事件也频频发生、食品的安全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食品及保健品进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因环境污染导致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食品安全质量不达标现象突出、食品厂家道德品质下降、食品监管部门因经费不足导致执法不严情况屡屡发生。对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来说,监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缺乏一定的监管力度,也是对一些食品企业的放纵,进而引发更多的食品安全问题。纵观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在开展食品安全管理时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给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投机空间,他们为了谋取私利,不顾人民的健康安慰,钻法律空子,生产的食品没有安全保障,甚至明智对身体有害的食品仍然持续生产和推向市场,进而引发更大的公众危害。其次,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能够通过国家食品安全检验,提前对生产的不合格产品进行筛选,然后以优质的产品进行食品安全检查,从而骗取食品安全检测报告。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食品安全检验检疫和市场整治力度,但是在食品安全监管上仍然存在机制欠缺的情况,导致不法企业有机可乘。只有有效的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提升监管人员的洞察力和责任心,才能更有效的提升食品安全监测水平,保障大众的食品安全,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1]。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加工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从以传统的农副产品为主的消费转变为大量消费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在社会食品链上的销售基数不断增长。由于我国食品加工技术不够先进,加工设备更新换代慢,加工环境标准要求低,导致在加工环节中产生安全问题。比如,不能完全杀菌而造成病菌在食品中大量繁殖等。除此之外,食品厂家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将食品添加剂进行过量使用,或是为了利益而使用不合法的添加剂。归根结底,加工环节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技术不够和添加剂使用不当这两个方面,想要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反复出现,就需要监管部门加强排查力度,保障食品的安全加工,进行安全生产。
在国家大力监管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仍然存在着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违法加工食品的问题。现在网络购物越来越便利,人们在各类购物平台买到的食品存在是否符合食品加工审核标准的问题,以及经营主体是否具有食品部门审核认证等问题。这样的食品安全把控需要食品监管部门毫无遗漏地进行审查,使市面上流通的食品都有安全保障。对唯利是图的黑心食品生产厂家更要严格筛查。一旦监管不到位,就会导致大量的没有安全保障的食品流入市场,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安全,并对人们的健康埋下极大隐患。
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食品监测工作,相关部门应有目的、有计划地从食品的加工生产到经营销售环节进行严格检测。这样不仅能大幅度提升食品检测工作的效率,而且使假冒伪劣产品以及食品安全不达标的加工产品无处遁形。虽然国家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但是仍然有许多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并不能将食品安全的管控做到面面俱到,其主要原因就是食品的多样性。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五花八门的食物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将所有食品进行详细记录在案,并且因为自媒体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以家庭为主的小作坊式食品加工厂。积极引入先进的视频检测技术,完善当前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好科学的管理制定,建立可靠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时,通过严格的指标控制,对于存在有害物质残留的食品进行严肃处理,提高市场监管力度。
食品安全是否有保障决定着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加强对食品生产环境、加工环境以及经营环境的严格规范检查是极其重要的。比如,2020年6月15日,甘肃省陇南市共出动人员984余人次,检查集贸市场21户,检查食品生产经营户1022户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3余份。这次食品检测的检查结果是食品安全质量处于中上等,并且根据要求在不断改善。对于食品安全,食品监管部门不能掉以轻心,要大力严抓食品安全的检查,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以及人身健康。
正如上文所说,有很多食品厂家会为了食品的口感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加入添加剂。一旦添加剂加入过量,或是加入不达标的添加剂都会危害着人们的食品安全性。虽然我国对于添加剂的使用有着明确的规定,但仍然有部分厂家为追求食品的美味,将更多的销量以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丝毫不顾人们的身体健康,藐视法律法规。这种不正当使用不仅会扰乱食品市场的经营秩序,而且还对人们的健康安全埋下了极大隐患,使其对于我国食品的安全保障产生怀疑,影响我国消费者的认同度。在2016年6月,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一对夫妻经营的擀面皮小店,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以及食品的口感,将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硼砂加入其中。这就导致了长期食用的消费者出现消化不良、上呕下吐,甚至昏迷的症状。事件一经查处,杨某、王某就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进行严惩,并受到法律的制裁。虽然食品卫生的检查不能明确地看出食品的添加剂是否合法、是否过量,但是食品安全检测能够有效地检测出食品是否安全,是否有对人体有害物质,能够从食品生产的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严格要求提升食品安全生产的技术。
色谱分析技术有着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长内将化合物进行分离,达到对食品中阴阳离子进行监测以及对食品中添加剂是否安全进行检测的目的。色谱分析技术容易操作,并且非常灵敏,阴阳离子的分离效果较好。色谱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将色谱分析技术运用到食品安全检测中能够帮助食品安全检测部门有效地排查不合格产品。针对食品中化学物质超标非常难以被检测的问题,食品安全检测部门可以将色谱分析技术有效地应用在食品监管中,检测农副产品的农药含量是否超标,加工食品的添加剂以及色素等是否在正常使用范围等,为消费者的健康提供保障[2]。
色谱分析技术虽然方便使用并且能有效检测食品中的化合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纰漏与不足。此时就要把质谱分析技术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保障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将可能存在的假阳性检测结果降到最低。质谱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够配合色谱分析技术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劣质添加剂,因此质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的工作开展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食品安全检测的目的是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但是在化学检测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物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这不符合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并且这样的检测费用相对而言也是比较高的。因此针对这些问题,近些年以来,食品检测技术中的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就逐步发展起来,光谱分析技术不但能够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并且在食品检测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能够有效检测食品安全却又同样绿色环保的技术必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检测应用在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中,能够在食品的生产技术上进行严格把关,并在加工食品生产以及农副产品的源头进行排查,根治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能够规范食品加工、经营的环境,为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一般来说,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容易掌握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公平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消费者与食品加工企业、政府与食品加工企业、农户与食品加工企业都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消费者处于食品产业链的终端,其对所有的食品功效不可能完全了解,对各类食品就无法做出完全准确的判断,也无法辨别食品的安全程度。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性辨别仅仅依靠国家对各类食品的质量认证,从这个角度上看,消费者其实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大受害者,消费者的权益需要得到合法保护。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的监管者,在工作中可能监管不到位,造成政府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引发食品安全风险。从原料到最终的产成品再到销售,食品经历了众多环节,各个环节都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农业生产要素供应商向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这些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的合格与否直接决定了食品的安全与否。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进而加剧了农户与食品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情形。食品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进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一些不法食品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非法生产不合格产品,严重扰乱了食品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市场资源配置。长此以往,将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食品市场是典型的“柠檬市场”,食品的安全品质与食品的利润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生产厂商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进行逆向选择,利用消费者在食品监督上的困难,进行各种形式的逐利活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降低了食品安全。随着逆向选择(的恶性循环,某些生产厂商仍然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进而引发道德风险。
市场经济的缺陷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市场发展还不成熟,市场经济有其固有的缺陷,食品安全问题不可避免。私人成本和社会效应之间的矛盾无法调节时会产生经济外部性问题。负的外部性会诱发企业为牟取暴利而生产不合格产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排挤了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扰乱市场秩序。有效的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基础,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与市场主体的利益紧密相关。在市场机制下,食品企业容易只顾利益,不顾其他,牟取利益。社会关系决定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占有市场份额,但有些企业则通过不正当经济行为来实现利益最大化。一些大企业、大品牌甚至也抵抗不了利益的诱惑,收购劣质食品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或者非法使用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缺陷是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也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来调节食品市场。市场的短期行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又一重要原因是市场的短期行为。短期行为是指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食品生产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以牺牲企业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短期内的盈利,甚至采用各种非法经营手段,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造成食品市场的混乱,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利益最大化是生产者、经营者的最终目标,尤其是作为食品生产者,尽其最大努力缩小生产成本,从而以低廉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在利益的驱使下,某些企业从原料采购、加工到销售,每个环节都不符合安全、健康食品的标准,仅以华丽的包装和低廉的价格欺骗消费者。食品企业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使得市场很难避免短期行为。而市场的短期行间接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引发食品安全危机。
食品安全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界物质的变化,以及人们对食品不同种类需求的变化而逐渐地发展。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变化,人们所需求的食品结构一直在悄悄地变化着,而新技术的双刃剑作用、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导致了食品新的安全问题,与此同时,食品安全又是相对于一定的标准而言,这样看来,食品安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将有更加广义的内涵。通常来讲,食品安全可以分为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可持续安全三个部分。数量安全是指一国或地区可以生产该国或地区的人们保证生存所需要的食品数量,这是供给能力的体现。质量安全是指生产并销售的食品能够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包括营养、卫生、安全等标准。可持续安全是指在保证当代人食品数量及质量方面要求的同时,也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保证能满足子孙后代为生存和健康生活所需的食品要求。
1.食品安全问题制约了我国商品的出口。食品是我国除机电、纺织之外的又一主要出口商品。食品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但由于安全的原因,其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
2.食品安全问题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食品安全既是影响公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商品交换,取得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食品安全已成为一种竞争优势。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将大大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国一些在价格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蔬果、肉类等,由于达不到一些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这些产品的价格优势已被削弱。这些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对中国食品的信任度,并由食品波及到其他产品,严重削弱了中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另一方面,为使产品达到国际市场所要求的食品安全标准,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
3.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了对外贸易关系的发展。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和理由,食品安全问题都会使出口方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为了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出口方往往会对对方施以贸易报复,从而引起贸易纠纷甚至贸易战,其结果是两败俱伤,正常的贸易关系遭到破坏。例如,欧洲发现疯牛病后,我国对疫区国家的奶制品实行封关,欧盟随即对中国鸡肉、蜂蜜产品的出口树起壁垒。作为回应,中国禁止国内药厂使用有疯牛病疫情国家出品的牛源性材料。可见,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威胁到我国贸易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影响了正常的贸易关系,从而威胁着贸易的安全。
二、当前对外贸易中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与技术壁垒
(一)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与技术壁垒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商品检验检疫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和包装、标签标准等措施来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以限制中国食品的出口,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因此,食品安全标准成为中国对外食品贸易除了关税壁垒外的另一大“绿色壁垒”。众所周知,在技术方面发达国家占有很大的优势,但在成本方面发展中国家却有很大的优势。在发达国家,高指标与高标准的产品的生产都有高技术支撑;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因为技术水平不高,所以要生产出符合发达国家需要的高标准产品具有很大的难度,而且成本也非常高。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掌握着科学技术上的优势,从技术层面制定了一系列市场限入标准,用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比如,日本、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最高限量制定了较高标准。而且各国都有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进行强力监管。各国的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对本国进口食品的添加剂、生鲜质量、商标安全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而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病虫害多,农药使用量大,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标准较低,在很多层面上都难以达到发达国家要求。
(二)对中国食品出口构成的壁垒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发展起步较晚,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20世纪后期的缓慢发展,以及近10年的跨越式改革,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该体系以保证食品安全、促进行业发展、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为准则,包括一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与地方标准相结合、配套完善的标准体系。但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不成熟性也日益显现,如总体水平低、标准短缺、实施监管情况差、标准间协调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在国际贸易中突显。就产品而言,因为在技术水平上存在差异,因此,很多产品标准发展中国家均低于发达国家。以甜蜜素为例,在饮料中,欧盟的限量是250mg/L,在甜点及类似产品中,欧盟限量为250mg/kg,而中国在甜点及饮料等甜品中的限量为650mg/kg。因此,发展中国家以本国的标准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很可能达不到其标准,于是就形成了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的壁垒。中国食品生产环境也存在极大的问题,如食品加工程度低、生产过程简单及缺乏技术创新等。中国食品生产者以农民为主,整体素质较低,缺乏相关的食品生产知识,再加上企业监管不严,因此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难以保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此外,中国食品出口以初级产品或简单加工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相对价格较低,易受国外反倾销调查等,总之,种种原因使中国食品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受到限制。
1.根据企业自身特色,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我国国内的食品生产及出口企业的经营方式及其管理模式不尽相同,因此,企业尤其是以食品出口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要拥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及企业特色,并进行不断的企业创新。首先要提高食品的品种及生产技术的创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更加喜欢和追求花样新鲜、口感独特的食品,就算是继续食用以前经常热衷购买的食品,也是希望该食品不断地推陈出新,进行更新换代。其次,要提高食品企业管理及营销战略的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管理模式,有能力的企业可以进行跨国经营战略,有效地跨过进口国实施的贸易壁垒。管理方式要做到以人为本,并经常积极主动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吸纳员工对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企业在提高食品质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从食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到加工生产技术,再到食品出厂前的检验检疫以及对相关认证体系的应用,以期出口的食品达到国际标准,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要求。
2.立足生态保护,提高食品质量。立足生态保护,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的食品最初原材料都是取自于生长在大自然的农作物及以自然为基本生存条件的动物。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动植物将首先受到污染和侵害,甚至是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一一大自然。因此,食品企业如果想提高食品质量,除了在生产及加工工艺方面进行提升,更重要的是从生态保护做起。
1.完善行业协会功能,充分发挥协会作用。食品行业协会是我国食品贸易健康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国家政府相比,食品行业协会更加详细地了解食品行业内部的具体发展情况,在充分发掘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景的同时可以客观地对待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与国际标准相持平的食品行业标准,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在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在加强食品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的同时,更应放眼于全球。现如今,许多发达国家在食品方面的标准很多都是高于国际标准的,正因为此,有的企业以国际标准进行生产的食品在出口到某些发达国家时遭到拒绝。食品行业协会要准确及时地向我国企业传达我国主要食品出口对象国的最新标准,尤其是与国际标准相比较之下的不同之处。在食品出口之前,食品行业协会可以先对食品进行与进口国相同的食品质量检测,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食品在出口后遭到拒收退还的风险,将可能发生的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在清楚了解进口国的要求标准的前提下,我国的食品出口就可以成功地解决进口国实施的贸易壁垒问题。
1.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该部法律制订了关于食品安全和食品贸易的政策措施,如果这些政策措施能够在食品生产及销售过程中得以有效的实施,将会极大地提高我国食品的质量,促进我国食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增进食品安全检查的社会性。在国家政府制定法律法规保证食品安全和推进食品贸易发展的同时,可以刚柔并进。法律法规是刚性的,如果可以配合以相对来讲较为柔性的一些措施就会使得效果更加完善。增进食品安全检查的社会性,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下,将食品安全检验检查开放化,比如说可以将检测机构分支设置在科研院所的有关部门,或者我国一些在检测方面比较有优势的高校的实验室中。另外,政府可以出台一些奖励措施,充分调动群众这一广大群体的积极性,全民参与食品安全的检查及监督之中,充分听取民声,合理性地采纳民意,这也是政府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最终形成从国家政府一直到广大基本群众的完整的食品安全检查监督体系,有力地保障我国食品的安全性,促进我国食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常出现在民众的视线范围,媒体和舆论也把焦点聚集在了食品安全问题上。食品安全不只是一个地方所需要引起的重视,更是应该被全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在生活质量上有着新的追求,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了一大趋势[3]。食品安全与否与食品的源头大农业有着较大的关系,生态农业下的食品安全应成为政府广泛关注的问题。
2.1相关部门监管问题。生态农业下食品安全中出现的问题常与相关部门的监管的力度和范围的广度有一定联系。国家和政府的监管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但执行的力度以及覆盖面有较多的差异。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参差不齐,不一定能理解和贯彻相关规定中的每个条例具体的要求,在传达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执行的力度和广度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2.2相关法律法规问题。国家虽已制定及执行生态和食品相关类法律条规,但生态农业产出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有空缺,部分涉农企业和农业从业人员没有按法律要求来执行选料以及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推广力度较小,许多涉农企业没有组织学习相关法律,这部分涉农企业的违法成本也较低,所以导致在法律范围覆盖下依然有较多的农业食品企业依然无视法律的规定。
2.3生态农业下食品市场问题。越来越多的食品打上生态的标签进入了市场,但其中不乏有不符合要求的食品也通过非法渠道标上了生态食品的标签。市场对生态食品的认证没有统一标准,消费者时常面临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导致消费者对生态食品的接受度和可信度受到影响,因为受到这样的影响,许多生态食品的销量也随之下降,有的甚至滞销。市场察觉该信息也较缓慢或者是处理不当,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条例来要。
生态农业在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中会起着重要作用,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也要保证相关食品安全的条例得以实施。食品不可缺少,食品安全也必须稳定,不能确保食品安全对每个国家都有较大的影响。确保我国食品安全具有生活意义、经济意义、生态意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根据现在国内实情,按照正确的对策来解决生态农业下食品安全问题是较为重要的。
3.1重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食品农产品的源头都与农业有较大的联系,农业的生态与否直接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生态农业背景下,应更加重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农田基本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包括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建设、农田道路及通信设施建设等。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能适应符合生态农业的宗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食品的安全。先进的基础设施可以节约劳动成本,让劳动力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把关食品安全,降低生产成本。良好规范的农业基础设施也能保护好生态环境,解决源污染问题。
3.2提高生态农产品品牌公信度。我国现行市场上已出现部分生态食品品牌,打出了“无公害”以及“绿色”食品的旗号。但由于部分商家只顾利益,未按生态农产品的相关标准来执行生产,导致不合格的生态食品时常出现在市场上,成为了媒体新闻和舆论的焦点。消费者对生态食品品牌的公信度大幅度降低,既而导致合格的生态食品也出现了滞销的现象。在农产品品牌危机中,消费者不同的自我威胁对负面信息传播的影响有差异,但总体上都是有较多的负面影响的。提高生态农产品品牌的公信度,使生态食品加工的过程透明化合法化,消费者的信任度才会是良性循环。
3.3转变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长期以来,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类型较为固定,在全面深化改革下,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也应加强转变。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当地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例如推从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该类型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多地的村庄都可开展乡村观光旅游生态果园采摘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让农户在生态农业的大目标下,兼顾生态食品种植以及观光旅游休闲项目的开发,收入效益翻倍。生态化转型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但也需要注意,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反生态”现象,这种现象也会影响食品安全,只有平衡好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我国生态农业下食品安全相关问题是引起了国家以及社会较大的重视。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在逐步迎来第三次浪潮,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有关的科学出现突破进展以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能力、生产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农业发展中的主旋律。农业食品也应当出现各方面的突破,在产品质量以及公信力度上都应有较大的提高,在全面深化改革下,生态发展方式也应发生转换和突破。平衡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能为生态农业下的食品安全增加可存依据,让市场透明化,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相关问题。
[1]张岩春等.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的关系及发展趋势[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3):30-34.
这些年来,食品安全已经上升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但是离预期的效果还有较大的差距,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焦虑情绪也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多头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试图通过对广州市Y区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期跟踪与思考,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论述。
Y区是广州市最古老的中心城区之一,下辖22条行政街道,总面积为32.82平方公里,总户籍人口为114万人,在广州市经济、文化、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些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Y区建立了食品安全的“网格化”监管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2013年,Y区为巩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落实长效监管机制,在区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简称“食安办”)的推动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通过是科学划分网格,制定了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在区卫生、工商、质监、经贸等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相继成立了“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区、街、社区三级网格区组织管理架构,为“网格化”管理正常运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依托Y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平台,各单位结合各自职能特点和辖区实际,不断丰富“网格化”管理的内容。区质监局将辖区划分为22个网格,落实各网格内食品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中的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区工商局将辖区划分为159个监管责任片区,着重查处食品行业中滥用添加剂、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区卫生局实行了“三级管理”模式,重点监控小食店、食品小作坊等“五小”场所的卫生状况。在2013年底开始,由区食安办组织各职能部门组成考核组,对各街道推进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情况进行考核。从考核情况看,Y区各街道都能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成效初显。
“网格化”监管体系建成之后,经过三年的实践检验,Y区食品安全监管形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获得了领导以及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但是,一些食品安全监管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性的弊端仍难以根除,具体表现在:1、食品源头性安全问题较为突出。这几年以来,Y区质监局连续对区内市场及超市禽畜肉进行检测,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沙门氏菌超标(超标率为45.5%),抗生素超标(四环素及土霉素的超标率均为33.3%,而氯霉素为9.5%)、丙酸睾酮及铅的含量高,不合格率分别为14.3%和10.5%。此外在乳品、水发产品以及水产品各监测指标的监测结果发现,乳品的主要问题为苯甲酸超标,水产品中的主要问题为镉及副溶血性弧菌超标。这些数据表明在初级农产品(水产品)源头污染仍然严重,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农药、化肥、杀虫剂等行为仍然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遏制,农产品检测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监测体系还未健全。2、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在2014年,Y区在进行了一项“食品放心工程消费者满意度度评价方案”的小型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173份,回收率86.5%。在一项关于“您采购食品最关注什么”的问题中,虽然有超过一半(56.65%)的人首先关注的是安全,但仍然有超过两成(23.12%)的公众首先关注的是价格。关于“购买食品不要忘记仔细查看标签、标识。通常情况下,您最关心那项内容”的问题中,消费者关心最多是生产日期与保质期,占近七成(69.37%),但是还有超过30%的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其他的比如名称等指标,对于产品标准号以及特殊标识关注较少。这个调查结果说明,群众在识别假劣食品方面能力普遍较低,缺乏足够自我保护意识以及知识。消费者一方面存在麻痹思想,对有些危害性估计不足;另一方面又受到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过多考虑价格因素,对食品质量要求降低。这也是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3、运动式的查禁,监管缺乏长效机制食品安全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需要一个持久有效的监管机制,但是在在日常的食品安全监管中,经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集中整治”“专项治理”、以及“××行动”、“××战役”等词汇经常见诸报端。每当有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或者是重大节日来临,相关部门往往总是重视一阵,相关执法部门习惯于集中优势人力物力,对违法现象形成“拳头”攻势,这种执法方式,通常被人们称之为“运动式执法”或“运动式查禁”。但这样运动式的查禁恰好反映了Y区食品安全监管缺乏长效机制,并不能从根本上切割这些违法犯规行为的链条。制造不安全食品的诱人利润,会让不法厂商铤而走险,风头一过又会出现反弹,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
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散分段监管模式导致的权责不清。对食品安全职能进行有效整合、建立起统一的监管体系,这是欧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显著特征。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监管模式则显得非常分散。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文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明确实行“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按照这种分段监管的方式,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来进行监管。以农产品加工成食品为例,在初级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由农业部门负责监管;在农产品加工环节,由质监部门监管;如果农产品加工后直接上餐桌的,涉及食品安全的餐饮业或食堂由卫生部门负责监管;农产品加工后要进行市场流通的,由工商部门进行流通环节的监管;而真正应该对食品安全负起主要责任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则只负责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以及在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进行查处。在行业里流传的“八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这样的例子,形象地说明了当前我国分散分段式监管模式的弊端与漏洞。尽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众多,但这种分散分段式监管模式,导致职能交叉现象严重,权责不清。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然出现了“管不好一头猪”的局面。2BG大游、企业盲目追逐利润,无视食品安全。在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小型企业所占比例特别高,这些中小企业对于充实市场,丰富市场,活跃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中小企业大多发展还不成熟,实力有限,导致食品生产和流通中问题颇多。首先,当前食品企业的产品层次低、技术含量偏低,同质化比较严重,竞争激烈。企业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往往采用等级较低的原材料,甚至是质量低劣的原料,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其次,食品行业的从业门槛比较低,大多数食品企业的经营者、从业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对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的使用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很多经营者为了所谓的外观的漂亮或者是追求口感,违规或超标使用各式各样的添加剂,甚至有部分企业为节约成本违规使用一些对身体有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在Y区质监局2015年食品防腐剂的抽检中,共检测各类食品429份,其中检出含有苯甲酸(钾)的样品230份,检出率为53.6%;含有山梨酸(钾)的有215份,检出率为50.1%;同时检出含两种防腐剂的78份,检出率为18.2%。而检出的这些物质,都是对人体有害的。3、法律体系不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各项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已经初有成效。单就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办法)。2015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并于当年十月生效。虽然法规繁多,但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食品安全法和其他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能够形成体系;现有法律法规的一些食品安全标准严重过时;现行法律法规跟不上食品行业的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等。
要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强化立法,有法可依。食品安全监管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因此,健全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和关键。当前各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监管力度不足,监管不规范、缺乏持续性等各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家法律法规的缺失造成的,靠区一级政府来解决存在很大难度。这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立法、统筹规范来着手。在国家层面暂时不能完善立法的情况下,对急需解决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考虑制定地方性法规。譬如,在我国现行的涉及食品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中,尚未对问题食品的召回做出明确规定,这一漏洞给食品生产企业留有缺口———国内食品企业万不得已绝不实施召回。可以考虑由广州市政府牵头,制定地方规章,从立法上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及时找回不安全的食品,并将召回情况向原食品生产经营审批部门报告;强令生产企业进行风险自担、费用自担的回收工作;如何对消费者进行补偿、如何对零售终端进行惩处等。这样就能够使食品监管部门可依据召回的规定对相应食品企业进行监督管理。2、改革机构,加强监管。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带有普遍的短期行为的色彩,通常是在有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以后,进行突击检查和处理,而后很快偃旗息鼓。虽然现在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牵头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但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仍然在行使部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多头管理现象并未得到彻底的改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有效的食物安全监管系统应该包括:行政部门、监督检验部门和分析实验室等三个部分。这三个部门相互协作,就可以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控,保护公众健康。所以进行机构改革BG大游,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在视频安全领域监管权力分散与各自为政的现象,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力度。就Y区来说,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网格”化监管体系,明确区职能部门、街道的责任,尤其是明确区食品药品监督局的责任。同时要加强食品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成立专门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弥补现有检测资源配置不均,利用不充分的局面,发挥有限检测资源的最大作用。此外要加大政府专项的财政投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加强相关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通过外出考察学习,举办执法人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的科学监管水平。3、强化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当前食品生产企业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数量繁多,已经超出了当前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范围。所以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治理结构,对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行业协会属于非政府组织,但是它有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的能力。政府要鼓励相关食品生产企业自发成立行业协会,发挥食品协会协助政府在食品行业开展统筹、规划、协调工作,加强对食品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并对信誉差的行业协会实施整顿,协助各行业协会提高管理水平。食品行业协会拥有大量的信息,能够对全区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底数。对生产条件及工艺基础较好,业主工作积极性较高的企业作坊,可以发挥其在行业协会中的带头协调作用;对于一些条件差的作坊,行业协会可以和监管部门一起提供针对性整改方案,加强监督指导,帮助其改进生产工艺,完善生产条件,健全生产规范制度,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同时,通过食品行业协会推动行业自律,建立行业内的信用评价制度。向消费者推荐信用好,品质优的食品,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曝光,从而减少信息不完全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最终使各企业能够依法经营、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产品质量标准、并协助提高生产经营及管理人员素质与技能,增强中小型企业、小作坊的自检能力。
[1]刘亚平,美国食品监管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刘鹏,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基于体制变迁与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0(4).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为2386万人,而2019年底已达到3318万人。人数不断增多,群体不断扩大,这对高校后勤餐饮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了严峻考验。当代大学生是国之栋梁,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建设的强劲后备军,强健体魄与满腹经纶同样重要。高校食品安全心系师生、心联家长,学校重视、国家关切。然而,近些年江苏、山东、河南、福建等地高校曾发生多起食品安全问题事件,在此之前,国家有关部门曾多次下达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与要求,各地高校与政府部门纷纷响应并积极落实。但为何部分高校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存在?其中又是何种因素在影响着高校食品的安全?
早在2007年4月,蔡秀娟等人就提出应该加强高校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做好宣传,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1]2012年,吕春、曾海就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责任制,健全卫生制度,完善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防范体系和机制,提出要加强关键环节的重点管理,确保各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2]2016年9月,张春生等人阐述了HACCP体系———“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点”在高校食堂中的应用,通过对食品加工过程的危害分析,确定食材采购、烹调加工、成品供应、餐具清洗和从业人员5个环节为关键控制点。[3]2017年2月,褚盼盼等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大学院校中存在的教育局限、校园内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的普及方式以及相关政策不够全面、落实不到位问题。[4]2019年,宋宇鸣则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外卖的监管。[5]同年,朱华南、林孝松在研究中表示,要加强学校食堂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6]高校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广大专家、学者关注,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一)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国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在教育部的领导下,专门制定了《中国高校餐饮行业准入管理办法》,欲进入高校的有关餐饮企业必须符合相关规定,才能获取高校餐饮行业的从业资格。该专项管理办法从餐饮行业的经营范围、从业资质、加工条件等多方面提出了严格、合理的要求,凡欲进入高校从事餐饮工作的社会餐饮企业,必须明确拟在校内经营的范围和品种,提交餐饮企业的营业证照、经营场所证明、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还从日常管理、就餐环境、制度实施等层面对高校食品安全做出了严格要求和政策指导。(二)大学生对校园饮食提出了更高要求。初步独立生活的大学生普遍希望自己所在校园的饮食丰富多彩、就餐环境宽松惬意,他们渴望在大学校园体验新奇、健康的美食。[7]然而,随着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扮演校园餐饮主要角色的高校食堂由最初的学校统一经营管理过渡到了个体承包经营,由于经营业主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虽有统一的标准,但执行效果却是大相径庭。此外,布局在校外周边的摊点、小吃或外卖的卫生情况更是令人堪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民以食为天,单调、传统的食品规划与设置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他们对校园饮食种类和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启示。近年来,许多省市高校校园多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2015年1月,武汉某大学多名学生在食堂就餐后腹泻,卫生情况堪忧;2019年福建某技术学院食堂销售的豆腐中食品添加剂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过量;同年10月,福州某大学餐厅销售的上海青中有农药残留,其啶虫脒项目不合格。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事件时有发生告诉我们,食品安全是一项需要长期重视、长期坚持的重要且细致的工作,事关莘莘学子,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
(一)福建省高校总体分布情况。福建省统计局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福建省共计高校89所,按行政区域划分:福州35所,泉州18所,厦门16所,漳州7所,南平4所,三明、龙岩、宁德、莆田均为2所。其中,本科院校总计39所,专科50所,含独立学院5所,民办高校32所。全省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在校生51.81万人,专科在校生34.31万人,专任教师4.91万人。(二)福建省高校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现状。1.校园就餐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高校由于建校时间较长,食堂建筑与卫生设施都未进行有效翻修。部分高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虽然对食堂进行了扩建、翻新,但空间仍旧不足,造成就餐高峰的拥挤,卫生设备也没有及时跟进,甚至有部分高校食堂目前还没有配备公共水槽。部分高校食堂工勤人员不足,餐桌卫生无法及时清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就餐环境的舒适度。此外,部分高校在校内也有不少私营餐饮店,由于管制力度不够,监督不到位,就餐环境卫生不达标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店内有蟑螂、老鼠等出没,造成了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2.食品经营商家经营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部分高校食堂或校内餐饮店食材采购途径与储存时间不透明,特别是实行外包模式的食堂,其食材采购途径五花八门,标准不一,部分商家为了微薄利益采购劣质食品进行加工售卖,在此次问卷调查中BG大游,有学生就表示自己曾在食堂吃到过变质食物或饮料。[8]此外,校内餐饮种类较为单一,食堂食品主要以肉菜类为主,且每日菜品基本无较大变更,校内其他餐饮店也大同小异,导致一些学生去校外摊贩处消费,食品卫生安全更加无法保障。经统计,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有10.56%的学生觉得食品种类太少,有近48%的学生对食品种类认同一般,说明校园饮食已不能有效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精细化的需求,这对校园食品经营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经营理念的进一步转变势在必行。3.学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绝大部分学生在校园零售店、超市选购有外包装食品时,都会查看保质期等相关信息,但在餐饮店就餐或订购外卖时,大部分学生不关注商家是否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相关证照,往往以价格、品种、口味、卖相为选择重点,容易忽略食品的卫生质量,饮食安全保护意识不足。随着校园饮食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传统的食堂就餐已不是学生的唯一选择,特别是外卖业务的兴起,外卖成为了某种时尚,逐渐成为学生校园饮食的组成部分,但大部分学生在订购外卖时很少主动索取发票等购物凭证,在发现食品质量问题时,并不会向有关部门反映,往往选择忍气吞声,维权意识薄弱。[9]
本次调查研究总计发放问卷1350份,收回问卷1330份,剔除回答不完整及不能有效匹配问卷43份,共计有效问卷1287份,其中,问卷对象男性占比48.3%,女性占比51.7%,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学生最多,以本科生为主,占样本总量的62.1%。为了方便研究,对各个分类情况进行编码赋值,其中,每一个编码所代表的内容即为分类情况。如“是”为1,“否”为2;“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为1~5。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到就餐环境均值为3.36,处于3和4之间,即样本大部分对就餐环境的舒适度、宽松度和整体卫生表示基本满意或满意;硬件卫生设施的三个影响因子均值均接近1,说明大部分校园的硬件卫生设施较完备并能正常使用;食材采购途径的三个影响因子均值均超过2,且标准差偏离也较为集中,表明样本大部分对食材采购途径不认可,采购途径公示缺失,采购渠道信息不透明。从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四个影响因子分析,说明样本绝大部分对从业人员日常服务过程中的态度和卫生防护措施比较认同;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六个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不难看出问卷对象对学校的食品卫生反馈渠道、食品问题解决效率及外卖监管持不满意态度,三项均值均接近1。其次,食品安全监督执行和食品加工与存储等制度执行的满意程度均值分别为2.25和2.9,均大于2,评价为基本满意,说明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力度有待提高,要落地有声,行之有效;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四个影响因子中,是否有过向有关部门反映食品的安全问题或建议与是否清楚食品安全问题反馈渠道均值分别为1.65和1.55,接近2,表明学生对食品安全保护和维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1.主要影响因子信度分析。表3显示,通过克隆巴赫Alpha系数检验,样本研究总量中主项目的影响因子所得系数均大于0.6,说明研究量表的主要影响因子可以接受,具有较高的可信性。2.主要影响因子效度分析。为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做相关研究分析之前对量表取得的数据进行KMO和巴特利特检验,进行主要影响因子效度分析。表4显示,主要影响因子的KMO值在0.610~0.713区间,表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适合做因素分析;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卡方值与自由度均在合理范围之内,且p值均小于0.05,表示代表总体的相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做因子分析。在KMO和巴特利特检验结果基础上,采用碎石图、最大变异转轴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将因素结构做正交旋转,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在对主项目1、2、3、4、6的全部影响因子进行总方差解释后,数据处理结果均得到1个因数,且均与对应主项目相符合。主项目5进行影响因子总方差解释后,得到了两个因素:学生食品安全保护意识和学生食品安全维权意识,均为主项目“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具体表现。综上,检验表明: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主要影响因子的设立和提出具备有效性。根据表3的相关假设,对6个主项目中有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所有因子进行关联验证,如下所示:1.相关分析。就餐环境和食品安全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299,显著性0.025略大于0.01,但小于0.05,说明在0.01到0.05的置信水平区间,就餐环境与食品安全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显著相关,假设不成立。见表5。从表6看出,硬件卫生设施与食品安全程度相关系数为0.265,Sig值0.008<0.01,验证表明:硬件卫生设施与食品安全具有显著相关,假设成立。2.描述分析调查研究统计表明:调查对象在进行食品消费时,关注保质期等食品安全信息的有1148人,说明问卷对象大部分还是具备一定的安全保护意识。但是在真正遇到食品问题时,选择忍气吞声和向有关部门反映的人数分别为651人和636人,相差不大,基本持平,说明调查对象的维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随着调查对象安全意识的提高,食品安全事故出现的比例也在相应降低,说明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正向影响校园食品安全,假设成立。3.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得出:食材采购途径的显著性数值为0.044<0.05,说明食材采购途径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较大,食材采购途径越正规,食品安全就越有保障,食材采购途径正向影响校园食品安全假设成立。另外,从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来看,显著性为0.026<0.05,说明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对食品安全也有着一定影响,即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越好,职业素养越高,卫生防护措施在过程服务中就越到位,食品安全就越有保障,综合素质正向影响食品安全,假设成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差异影响。显著性0.003<0.05,即管理制度完备程度对食品安全有显著影响假设成立。此外,在问卷的梳理和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人都觉得学校应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实施的监管,增设相关信息或建议反馈渠道,并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和制度执行力度。因此,食品安全在管理制度方面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校方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提高制度的透明性与可监督性,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一)进一步完善高校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先行是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完备的管理制度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校园食品种类以及餐饮经营管理模式的多样化,食品安全的相关制度建设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到在执行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健全,与时俱进,不落死角,特别是对食材采购、食品加工、食物存储等较为隐蔽的重要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依据,是准绳,完善健全的制度使食品安全管理有条可依,有据可循。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还要让制度落地有声,执行有力,不能放度执行标准,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形同虚设,要让整个制度贯穿于校园食品服务的始末,从校园食品经营商家的准入,到提供食品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再到信息反馈与问题解决的绿色通道,不断地完善和建设一个高效、适用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二)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力度与效度。在团队建设方面:校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下设或组建校园食品安全巡查小组,小组成员由校方、商家和学生共同组成,可有效地融合制度建设方、服务提供方和服务受益者。其中,商家和学生为非固定成员,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轮换的方式进行组队,科学制定巡查内容、巡查方式和其他巡查注意事项,在不影响商家正常经营、学生正常饮食的前提之下实行现场巡查与非现场巡查相结合,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相配合的方式,做到巡查信息及时反馈———商家服务有效整改———后续监督持续跟进,达到监督有力、巡查有度、行之有效。在具体事务监督方面:首先,要加强对现有已准入经营商家的持续监督,对违反制度规定,整改不到位的商家予以及时清除,同时,严格把好新商家准入门槛。其次,现场巡查与监督从业人员在食品服务过程中的卫生防护措施,视频无死角监控、监督食材清洁、食品烹饪和食物存储等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隐蔽环节,有效降低危害食品安全的操作风险。再者,对就餐点的硬件卫生设备(含公用和商家私有)进行不定期检测,做到老旧设备及时更换、问题设备及时维修。在就餐高峰期对就餐人员进行有效分流、疏导,缓解因空间不足而产生的就餐拥挤问题,营造一个良好、宽松和卫生的就餐环境。最后,食品安全信息公示不应止步于用告示板公示的传统公示方式,应同时辅以信息技术在学校师生都能轻松获取的网络平台将食品经营的各类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和及时化,有效执行食材采购渠道和食品加工方式透明化,流程加工和后厨管理可视化,各类经营证件公开化,从业人员信息和食品留样、抽样检测结果透明化。在相关信息收集方面:积极重构可行、高效和绿色的意见反馈渠道,除在食品经营场所放置意见反馈箱或意见反馈簿外,同时推广使用网络平台反馈方式,方便师生的意见反馈,并定期对师生进行校园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或测评,及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及时改进不足之处,同时做好整改回头看工作。(三)加强学生食品安全保护与维权意识。首先,加大校园食品安全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学生食品安全保护意识,让学生主动学习、了解食品安全相关常识,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及时使用合理方式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校学生会、社团组织等学生团队优势,积极配合学校定期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的常识宣传与普及,提高校园内的食品安全意识氛围,并使同学们了解、学会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的正确做法及维权路径。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食品安全意见反馈。进一步拓宽信息、意见或建议反馈渠道,增设电话反馈,增加网络反馈等渠道,并对学生的意见反馈及时处理、回复与解决。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或学生组织校园食品安全巡查的督导作用,积极配合学校管理部门和巡查小组在食品安全信息收集方面的工作,并协助完成校园食品安全和食堂满意度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