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武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李多才)近年来,武威市严格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加快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标准体系、监管体系和惩戒体系建设,不断强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持续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全力推进“食安武威”建设,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武威市三县一区均被命名为“甘肃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古浪县、天祝县被列为第三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试点。
一是树牢“食安为先”风向标。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习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文件,深入分析研判、周密安排部署,统筹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完善考评制度,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权重达到2%以上。
二是织密“民生食事”责任网。将食品安全作为头等民生大事来抓,实行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建立健全包保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承诺书制度和年度工作报告制度,按照“分层分级、层级对应”原则,确定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2895名四级包保领导包保食品主体18010家,并于包保主体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确保食品安全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责。
三是拧紧“食不相瞒”安全阀。压紧压实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企业标准公开承诺制度,督促全市251家食品生产企业公开产品标准1579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组织18010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食品质量安全自查,自查率100%;引导263家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大中型餐饮单位积极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为落实落细食品安全责任“再添一把锁”。
一是把牢源头“安全尺”。狠抓农业标准化工作,先后颁布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60余项、绿色食品标准35项、有机食品标准2项,制定并推行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50项,农业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开展“利剑”行动,加强农产品源头治理,将农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100%纳入平台管理。
二是把严检测“精标尺”。严格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制定实施《2023年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工作方案》,建立4个食品检验检测机构,5个农产品检验机构,20个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104个食品快速检测机构BG大游,配备食品快速检测设备106套、食品安全快速检验车4辆。今年以来,市、县区共抽检食品6974批次,合格率98.14%;食品安全风险检测139批次;检测农产品40976批次,合格率99.9%;快速检测食用农产品85872批次,产品总体合格率达98.8%以上BG大游,不合格处置率100%。
一是“田间”溯源监管。依托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监管平台,建成1个市级、4个县区级追溯监管指挥中心、82个乡镇监管站平台,配备284名专兼职监管人员,对全市1019家种养殖生产经营主体、524家种养殖农资门店实行备案管理。健全完善市、县区、乡镇三级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将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70%的生产经营主体和“三品一标”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国家追溯平台,累计上传数据51.3万条。全面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建立监管主体名录库647家,开具合格证2.2万张,附带上市农产品达3.52万吨。
三是“网络”智慧监管。充分利用“陇上食安”智慧监管平台,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透明车间+阳光仓储”,用“电脑”换“人脑”,推动传统监管方式向现代智慧监管转变,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全过程可“视”、可“拍”、可“控”、可“查”BG大游、可“诉”。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60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接入“陇上食安”、16802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入甘肃省食品安全电子追溯平台,“明厨亮灶”“阳光仓储”实施率达100%。聚焦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在全省率先研发使用“集体聚餐网上备案监管系统”,完成网上集体聚餐备案登记4287条,备案宴席73678桌,指导检查3685场次,实现集体聚餐一网办理。
一是守牢“法”的底线。开展“昆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两超一非”、制假售假、私屠滥宰BG大游、“山寨”食品、食品商标侵权、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对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大幅提高违法成本。
二是放大“罚”的效应。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十大攻坚行动”,重点围绕农村市场食品、保健食品、校园周边食品BG大游、乳制品、食用植物油、肉制品等高风险产品开展食醋行业、网络订餐、“农家乐”和“小饭桌”等专项整治行动16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4709家,排查风险隐患2121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486份,问题整改率达100%;今年以来,共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180起,涉案金额12.32万元,罚没款98.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