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1)自己种菜,买有机农场;2)台湾、东南亚水果;3)多吃牛羊(因为它们吃草),少吃猪鸡鸭;4)欧洲三文鱼、鳕鱼;5)水过滤后,再用美国锅煮沸;6)新西兰奶粉、合资“万得妙”牛奶酸奶;7)乡下柴鸡蛋、柴鸡;8)台湾皮蛋、酱油;9)港台面条、罐头、零食;10)泰国米。
如何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当下做到饮食的健康和安全呢?李开复老师分享了他的食品安全方案。不过,从食品营养和安全的角度看,这些方案也存在着一些误区。
在一般人的理解里,有机食品代表纯天然的健康食品。但是,英国标准局日前对55项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后发现,从营养质量角度比较,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间没有差异。法国食品安全局对食品中的干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及一些植物营养素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目前的研究也无法判定有机食品更营养。
而在安全方面,有机食品也未必更优秀。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加工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化肥、化学农药、化学生长调节剂和添加剂及转基因技术,是依靠纯天然物质生产的食品。而根据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有机农业允许使用植物源农药。已有研究发现植物农药对环境和动物也存在一定的危害。如果有机农业的植物源农药没有控制好使用量,依然可能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因此,不管是使用合成农药还是植物源性农药,是不是安全关键还在于合理使用和监控安全的残留量。
法国食品安全局对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的对比分析发现,有机食品中的杀虫剂残留通常会更低,但对重金属、二恶英、真菌毒素、微生物等危害物残留分析发现,无法判定哪一种体系的食品更安全。
总之,目前对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的营养质量与安全的对比还停留在常规的化学分析和动物实验上,尚未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二者有何差异,所以,有机食品也未必更营养更安全。
2010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共检出14批次的乳制品不合格,其中包括25.25吨新西兰公司出品的全脂奶粉,约150吨新加坡全脂奶粉检出阪崎肠杆菌,1吨来自美国的牛初乳检出亚硝酸盐超标。有2批次来自澳大利亚的有机婴幼儿奶粉共53吨检出磷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另有约172吨来自澳大利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也检出锌超标。2011年,出血性大肠杆菌污染事件致使德国50人丧命。2010年,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迫使美国畜牧业召回了5亿枚鸡蛋。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美国每年有4800万人次因为食物得病,相当于美国人口的1/6,其中12.8万人次严重到入院治疗,3000人死亡。还有台湾塑化剂事件,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从这些案例来看,港台及国外的食物也存在安全隐患。
人们之所以推崇东南亚和台湾的水果,可能是认为亚热带的水果受阳光照射的时间更长,光合作用更彻底,所以营养素就更多吧。
有研究对10种亚热带水果和4种北方水果进行测定发现,亚热带水果中的钙、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含量高于北方水果,而北方水果中个别品种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总体而言,亚热带水果和北方水果中整体营养素的含量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其实,不同地域的水果都有自己独特的营养所在,并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某地的水果就一定更好。
消费者往往认为柴鸡和柴鸡蛋的营养价值更高、也更安全,这还是源于对“纯天然”的迷信。
事实上,从营养价值来说,柴鸡蛋的脂肪含量较鸡场蛋高约1%左右,胆固醇含量也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相反,有分析结果表明,鸡场饲养鸡的鸡蛋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含量略高于柴鸡蛋,这可能是由于复配饲料当中所提供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更为充足。对柴鸡和鸡笼养鸡进行研究发现,这两种鸡肉的营养价值也没有差异。可见,从营养价值来看,柴鸡蛋和鸡场蛋、柴鸡和鸡笼养鸡整体上大同小异,很难说孰优孰劣。
从安全性来说,柴鸡和柴鸡蛋更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农户饲养柴鸡基本都是放养、没人管,而现在农村种地使用农药越来越普遍,有些农户为了防止黄鼠狼、老鼠偷吃还会在地里撒一些老鼠药。另外,台湾成功大学一份研究发现,“柴鸡蛋”含有的污染物二恶英要比普通鸡蛋高出5.7倍,这与此前欧洲的研究一致。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因为放养鸡在野外啄食了野地里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存在二恶英的污染。
因此,散养的柴鸡因为自由跑动,食物较杂,更容易感染病毒,或者吃到各种被农药污染的食物,反而更不安全。
1986年后蔓延不绝的疯牛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饲料供应商把动物的内脏、骨、头等废弃部位粉碎之后,又添加到动物饲料当中去,最终导致了疯牛病的传播。目前欧洲、美国、日本都出现过疯牛病,因此,我国禁止从这些疫区进口牛羊肉等畜产品。
疯牛病事件提醒我们,现在很多牛羊不一定都是吃草长大的;退一步说,就算是吃草或者某些植物性材料的牛羊,也可能受重金属、黄曲霉等污染,得到的牛羊肉也可能会有有害物的残留。如果仅凭牛羊吃草长大就认为一定安全,过于盲目。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鸡鸭牛羊猪肉的营养价值整体差异不大,只是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略有不同,平时都是可以吃的。不过,任何肉类都不宜多吃,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摄入畜产品肉类50~75克,鱼虾类水产品50~100克。
水过滤后,再用锅煮沸。这确是很好的避免水污染危害的方法,只是,这个美国锅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之所以不用中国锅,可能是受到苏泊尔锅的锰超标事件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事情的风险并不大。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和过多对人体都是不利的。中国居民锰摄入量大致为每天6.8毫克,这个摄入量在合理范围内。苏泊尔方面提供的检测数据显示,所用的钢材析出量为每公斤0.05毫克。实际上,因为锰的营养与毒性特征,国际上一般不对餐具中的锰析出量设定标准。餐具对于煮水并没有多大影响,想安全饮水,建议家里可以装一个净水器,然后普通锅煮沸喝就行。
鱼肉蛋白质丰富,而且含有较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EPA和DHA,也有研究表明DHA和EPA对于软化心脑血管、促进大脑发育和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等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推荐每天要适量吃点水产品。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平均每天吃鱼虾类约50~100克。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今,很多国人开始向往欧洲的鱼了。欧洲的三文鱼和鳕鱼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国内的一些鱼也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这个和热带水果与北方水果类似)。鱼类种类繁多,但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大致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不过是各种营养成分的多少。因此,对于消费水平一般的人,没必要花太大成本去购买欧洲的鱼。另外,欧洲的鱼也存在重金属、寄生虫污染等问题。
其实,李开复老师的这个方案除了并不完全正确外,关键还在于成本过高,只适合少数人。因此这样的“食品安全方案”可行性并不高。
绝对安全的食物是不存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能将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到最小。如何做到饮食的营养和安全,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保证食物多样性。营养均衡是机体正常的基本保障,摄取足够均衡的营养素,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保证机体健康。因此,建议日常饮食保证食物多样性,多吃水果蔬菜及粗粮,肉奶适量,均衡饮食。不要迷信任何单一的食物会有神奇功效,也别信药品、膳食补充剂能代替食物。
营养标签在国际上已经很早就开始运作了, 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而我们国家近几年刚开始广为认识,从1999年开始,卫生部对营养标签相关的背景开始进行调查和研究。直到2007年年底的时候才出台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在《食品安全法》出台以后,在大的国家食品安全背景下,将营养标签纳入了大食品安全的管理范围,于2011年10月份的时候出台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这是一个国家强制性的标准。
过去我们说食品安全主要是指微生物方面(比如大肠杆菌不要超标),这是不够的,后来发展到除食品的品质等常规说的食品安全以外,还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及食品中的重金属不要超标,这都属于大家很熟知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内容。随着国家对人群健康的了解,认为食品还要有健康的意义,所以把营养标签也纳入到食品安全管理范围之内。从长远来看,从一个国家的人民体质来看,营养也是属于食品安全的一个范围了,国家也把这方面确实纳入到食品安全管理范围了,所以,食品的营养标签对于食品的安全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食品营养标签如何标识、声称才能让消费者读懂,才能了解到更多的内容,使消费者能够满意的选择到适合自己的食品
那么什么是营养标签,我们在看食品营养标签的时候,应该关注和标注什么样的内容呢?2011出台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明确的定义为: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它也是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一个组成部分。简单地来说,就是在标签上,要告诉你这个食品有什么方面的营养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食品含有很好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是多少,能量是多少,这些都要在标签上去标注。这些就属于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根据《通则》的具体要求,它强制标明的是能量和四个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比如在市场上买的酸奶,它的标签如果要符合营养标签的通则,在标签上就要标明能量和4种营养成分的标识及其含量是多少,即1+4营养成分的标识,这样就有它的具体含量的明确标识了。
不同的人群对营养素有着不同的需求。对于肥胖的人群他就要控制一下脂肪含量了,尽量少摄入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对于一个糖尿病患者,可能更关注的是里面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值,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也往往会建议他吃低盐的食品,我们就看钠的含量;需要补充蛋白质含量的就要合理摄入蛋白质含量。营养成分表除了有具体的含量以外,还有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百分比。通过营养标签,我建议你吃多少,每天有具体的数值,这个具体数值并不在成分表里显示出来,但是以百分比的含量说明通过摄入了这个食品以后,我吃进去能量的百分之多少。以酸奶为例,吃100克酸奶吃进5%的能量值,还有95%通过正常食品摄入,同时吃进的脂肪也是达到5%。一天摄入的量,通过食品摄入多少,还剩下多少需要摄入,还有多少空间,通过其他食品去补充,这样更有利于大家科学饮食,使大家能够进行科学的餐饮搭配,达到合理平衡的膳食。
3.现在市场上存在着营养标签标识的比较混乱,营养功能写的不是很清楚的状况,企业应如何去标识和声称,作为消费者应该怎么样去判断呢?
在进行营养食品标签管理的时候,食品企业有责任对它的营养标识真实性、科学性负责。在《通则》中,首先把这个责任要求食品企业来承担的。食品企业如果能达到标识的真实可靠的话,剩下的就是如何让消费者读懂营养标签了,所以在《通则》中,对营养标签的格式有具体要求的。这种格式是相对统一的,向消费者宣扬营养信息的时候,是以消费者能够比较习惯的方式去读,而不会总是在变化的,所以它的格式是统一的。也就是我们说的能量加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即1+4标识顺序,这个顺序在不同的产品上标识的是一致的,如果酸奶企业想强调蛋白质,把蛋白质放在第一位,有的企业强调碳水化合物,强调低糖,把低糖放在前面,这样的做法是不行的。必须按照这个既定顺序标识,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签格式,这样消费者就不用费脑子去找他想找的成分的位置。
另外,所有的营养标签必须标识它的具体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我投入百分之NRV能够进行科学搭配。再专业的人甚至去找它的具体数值,这个就是相对统一固定的。此外,对于一个食品,想声称我这个食品如何如何地健康,如何如何地保健,可能消费者会发现这个食品上有高钙、低钠等等营养成分,我们叫营养声称,营养声称都是有一个标准限定的,只有达到标准中要求的含量范围,才能够进行声称。对于有些企业它的营养标签有一些营养声明,说高钙,高铁,同一品牌可能填的是100克或者是1000毫克,但是换到不同品牌同一食品BG大游,标量就有可能不一样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各个企业的配方、配料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 ,导致同一个品种的食品,不同品牌之间,它的含量肯定是会有差异的。举个例子,就拿高钙来说,当他宣扬自己产品是高钙的时候,一定是达到高钙的要求,但是当他在标识的时候,成分表有几种标识形式:(1)以每一百克食品来标;(2)以每一百毫升食品来标;(3)以每一份食品来标,这都是许可的。我们在读营养成分表的时候,要看它是以什么样的计量单位的基础来标识的。一般对于一个固体的食品,对于固体的饮料食品来说,可能就存在这个问题。有的固体冲调饮料,是以固体形式每一百克来标的。但是有的固体饮料为了方便消费者,是以冲调以后的形式来标,会在营养成分表底下或者在食品标签某个地方会注明一勺冲200毫升还是150毫升的水,这样的冲调方式肯定稀释了不少。但是确实是以消费者可食用的方式来评估的,消费者对此也很容易掌握和了解,饮用起来起来,更有参考价值了。企业进行宣传的话语,如高钙、低钠,低脂肪等等,也是在标准里,在国家的管理规定里是要有含量要求的,只有它达到要求才能进行声称,才能进行宣扬。
随着食品安全的进步,我们在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时有更多的标准可参考了。食品营养标签就是其中一个位置很重要的标准。在初识食品安全这个字眼的时候,确实在食品安全的概念和理念也是非常初级的,希望消费者能够尽量地去学习读懂食品标签,尤其是营养标签的内容。因为营养标签你读懂了,对与你的身体健康和搭配你的合理膳食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可能刚开始很难理解,但别着急,慢慢读,在各方面的宣传启迪下你一定会读懂读明白的。让我们坚定把营养标签读懂读明白的信心,零风险购买食物,这样对于食品安全是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害了社会稳定、影响了我国正当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国家整个行业的总体声誉,因此要加强食品营养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的营养意识,加大食品卫生监管的力度,从而更好的应对食品安全。
依据《食品安全法》相关定义,其仅仅将食品安全作为一个狭义的范畴来理解,只要食品没有毒,对人体没有伤害,并且要符合一定的营养要求,不造成对人体危害,那么这种食品就是安全。实际上这样理解还是远远不够,食品安全包括了食品卫生和营养,在理解这一点上,需要有关部门人员打破原本的局限观念,深入了解食品安全的涵义。联合国对于食品安全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界定,主要囊括了以下几方面:第一、数量方面。即一个国家政府的财政部门和食品部门要提供足够数量的优质食品给国家公民,为国家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二、安全方面。即对食品的生产和加工部门提出了为消费者所提供的产品不得有任何明显或潜在的因索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还要满足消费者所需的营养物质。第三、发展方面。食品安全需要符合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的要求,对食品生产和加工部门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重视周边加工环境,保持环境优良,维护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总的来说就是要求生产或者加工的食品不能有毒、对人体不能有害并且需要具备一定满足要求的营养,不能对食用者的健康状况有任何的威胁。并且食品的营养和卫生是相依相存、不可分割的。食物中有机物、无机物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其他的物质经过人体的各个消化系统后,发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并被有关组织器官有选择的吸收。这些物质是健康、稳定生长的重要基础,所以食物中如果存在有价值的营养物质,则对于改善人体的生理健康有着显著作用,反之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我国《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卫生法》中有涉及到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1)食品营养问题。良好的食品营养有益于生物机体健康,营养不良将会升高人体受到各种疾病影响的可能性。当前食品营养来源过于单一化,人们的营养意识不高,很多人不明白食物相克等原理,部分食品添加剂与非食品添加剂界定不明,食品原料比较差,但是没有相关营养标准限定,相关食品潜在破坏人体的问题没有充分重视和研究,更没有相关的营养以及界定标准,这些问题都给食品营养问题极大挑战。(2)食品卫生监管问题。主要的卫生监管问题表现在律法规体系过于粗放,不能细化,对很多药物检测和标准都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食品安全存在多头监管,仍然采取以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责任分割以及沟通的不甚明了,安全标准体系以及信用体系建设都不完全,这都是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方向。
3.1加强有关食品营养的监测。加强有关食品营养的监测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保证食品安全、健康、营养的有效处理手段。人们按照目前的食品种类以及食品的營养状况,规定出各种食品不同的营养标准以及不同人群相应的最佳营养摄取量。这样既可以使不同人群的营养均衡,也可以让人们拥有好的饮食习惯。另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营养的相关条款也需要完善、规范。这种做法可以让食品的营养工作变得更加规范、更加标准、更加合理。
3.2加强有关食品卫生的监测。加强有关食品卫生监测则需要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很好地整改食品卫生的监测工作。此外还应该把监管的责任具体到每个监测管理人员的身上,让其切实履行责任,从而提高食品卫生监测的水平。目前我国实行的《食品安全法》中并没有详细监管食物种类、营养搭配、营养破坏等。简言之,我国现存的食品安全法规仅解决了食品卫生所存在的弊端,却没有合理保障食品的营养和安全。
3.3严格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就是监管、控制一切对可食用或饮用的物质进行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有可能会引发的一切生物、化学和物理等方面的有害因素,从而保障在此过程中被生产出的食品对消费者的身体状况不会有任何损伤。政府应该同时注重多样、适量两方面,解决食品安全中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有关部门应该根据社会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具体表现为:第一、加大食品安全标准以及法规的建设,试图与国际迅速接轨。做好细化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完善相关法规,使得食品安全监控有法可依。第二、建设食品安全信用机制,做好改善信用环境,提高企业信用意识,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框架、制度和管理等。并且建设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做好完善包括ISO体系在内的食品管理以及认证体系,同时需要健全安全的预警反应机制以及完善各种评级标准、机制等。第三、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各个相关部门的责任,公布相关的监测信息,使市场透明化、公开化,从而达到长期监控的目的。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是影响人们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繁殖、延续。由于目前我国安全事故频发,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幸福生活,因此探讨分析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应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胡承康等.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O5)
食品问题作为与民生关联最紧密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来却接二连三地出现严重问题,在国际舆论中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中对于食品的安全性与营养性这两个方面的缺失,从法规上看有时两者还会出现冲突。如何迈过食品安全性与营养性这两个关卡,使两者共同发展,达到一个均衡点BG大游,以满足人民对食品的最大化需求,这将是我们近十年来首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我国自1982年起颁布第一本有关食品卫生健康管理的法文条例以来,食品为题就成为每年修议案上不可缺少的话题。从对外借鉴国际上先进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方法到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条文,不可否认我国在食品安全和管理这条路上正越走越远,越走越深,数年间也取得了一定喜人的成绩。但不可否认我国食品卫生管理意识起步晚,在探索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是在所难免的,见表1、表2。
由表2可以看出2012年全年度我国主要城市消费对食品满意度评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食用油和蛋制品的营养价值认可度较高,北京和上海消费者对食品营养结构的满意度偏高。
我国当前对“食品”的普遍共识为“无毒,对身体无伤害,能够食用”,可见这层定义只停留在对食品卫生安全的表面认识上,而没有对食品的用途以及可能会对使用者产生的影响做出进一步阐述,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条文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内容涉及到食品安全与营养兼容问题,且内容差异不大,都是约束事物不能有毒、害性。首先从法律层面上就有了偏向性。这里我们需要借鉴一下国际卫生组织对“食品”的定义,规定“以食品是一种以其加工目的以及设计理念为出发其结果不能对人体生产不良影响以及伤害的保证。”这句话缩略来说就是“食品是一种保证。”这种理念体现出一种广义性的“食品”理论,即食品的用途以及设计目的不能以侵害人类身体为前提的,而且可以作为一种食用保证。这不仅仅要求食品具有安全性,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使用作用,即膳食营养。
食品的安全性与营养性是互促共存的关系,可以这样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一个理解,食品的安全性包括食品的营养性,而食品的营养性反过来促进食品的安全性,如果食品失去了安全性那么食品的营养价值将得不到保证,然而食品失去了营养价值那么食品的安全性又失去了意义。这个重要因素小心意义地处在食品杠杆的中间,其中有任何一端发生的偏失杠杆将会失去平衡能力,食用者得到的食品就不是全面的、安全的,有营养的,食品也就失去了其既定价值,这种食品在人们中流传迟早是会出现问题的。
那么我们如何来平衡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性,两者对食品产业的发展有能起到怎样的效果呢?
2.1增加法律约束食品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法律的约束力和扶持作用,首先在《食品卫生管理条例》中明确食品的广义含义与狭义含义,将食品的安全性与营养性放进“食品”的定义之中,也就是说食品要满足生理支持,也要能够满足营养支持。在食品检测时也要规定安全与营养这两个方面的检查内容。
2.2食品营养成分多样性管理提高食品营养成分的多样性管理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食品组成内含有各种不同的营养物质,其中有些营养物质之间存在化学反应或是药理反应,导致食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平衡食品营养物质多样性的标准为:食品在体内分解后各营养物质之间不存抗结作用;食品在体内分解过程中不分解有害物质,不予其他物质化合成有害物质;无大寒营养物与温性营养物共存。
2.3降低化合物、细菌物成分化学添加剂、细菌类物质、食用色素等虽然在一定的规定上限内可以添加,同时也是食品中的必要成分,但要尽可能地降低其使用量,过多的化合添加剂以及细菌类物质将会对人体内脏结构有所破坏。
2.4提升均衡性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同样也不能乱加、多加,要控制在一个均衡的临界点之下,过多过丰富的营养素会导致使用者内脏(如:肝、肾、肠、胃等刺激增加,分泌物增多,进而发生内脏功能失衡、衰竭,甚至诱发病变,失去营养作用。
所以说食品的营养性与安全性是相互关联的,有效地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将有助规范食品卫生检测标准,营造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产业量,进而提升我国人民对食品的满意程度和需求程度,从而优化与民生问题的契合度。
虽然我国已经认识到食品意识存在一定的缺失,并且使用各种方法弥补,但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认知和改变的过程。近些年来豆奶粉事件,某知名奶粉品牌事件等接连发生,其中不乏食品卫生管理的疏忽,一些地区利用卫生管理法的漏洞将安全作为食品检测的标准,或是将膳食营养作为食品检查的唯一标准,然而事实证明没有用途的食品或是用途不明确的食品在食用后会给患者的机体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严重损伤甚至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可见食品的安全性检测与营养性检测二者缺一不可,偏向了任何一方食品检测标准都是失去意义,我国食品卫生安全就得不到保证。
[1]余淑贤,黄少容.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报告情况[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0(13:285-288.
[2]王君,刘秀梅.中国食物中毒的现况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1,14(16:426-428.
[3]翟凤英.发展中国家营养问题双重负担及对策[C].中国营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论文集,2011:16-26.
[4]于小冬,周海春,王为农,等.公众营养与社会经济发展[J].中国经济(电子版,2012,12(10:119-120.
[5]丁洁.食品问题所引起常见肾脏病诊治循征指南的制定及相关问题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10,47(23:61-63.
[6]曾红颖.美国和日本营养立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BG大游,2011,59(1923:129-130.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涵盖和涉及的分支学科多。该专业主要研究食品卫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食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管理等,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加以监管,保障食品的卫生性和营养价值,满足人体日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促进人体的健康。涉及的产业多、领域广,要求相关人才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疾病的营养防治,掌握饮食辅助疗法,能够对食物中的基本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同时掌握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胜任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相关的管理工作,具有正确三观、良好道德品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1]。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食品卫生也成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苏丹红鸭蛋,染色馒头,水饺中的“霉青菜”,增加动物瘦肉量、降低成本的瘦肉精,回炉面包,毒生姜,豆腐中的吊白块,奶粉中的三聚氰胺,以及近来的塑化剂事件等等,数不胜数。这些形形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给人们造成了恐惧心理,给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带来了严重影响,从侧面反映了当今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同时水土污染、农药和花费的滥用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性问题。强化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避免一系列的恶性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造成的恐慌,另一方面有利于打造健康的食品安全工作环境[2]。
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设了医学专业类的食品营养专业。目前我国培养的相关人才大多在医院的营养保健科工作,而面向普通大众的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稀少,这与我国的社会发展需求相悖。近年来,我国政府将改善民众营养健康水平指定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而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不止要求卫生安全,更要求其具有营养价值。以此,应从分子水平研究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完善现代食品营养理论,阐述食品对人体病理状态的治疗功效和影响,研发新型营养补充剂和健康食品等[3]。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卫生饮食的重要性。人类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食物中的毒有害物质极易因富集作用而大量富集于人体。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的饮食卫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注重食品的卫生安全而忽视食品的营养品质是目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中存在的一大误区,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被有毒有害物质或病原微生物污染,同时也涉及食品中营养物质被破坏的问题。食品必须含有基本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食品的营养质量得不到保证,人们日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缺失,会导致人体疾病。只有对营养和卫生同时加以管制,才能全面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涵盖和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与安全BG大游、餐饮、烹饪与营养科学、医学营养以及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因此,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学科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高等院校、相关企业乃至全社会对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对于社会层面而言,要时刻保持对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发展历程的宣传和报道,保证相关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性,为民众了解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提供便捷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重视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的氛围。对于高等院校和学科相关部门企业,应着重于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的充足、技术的先进和硬件设施的完备等,以此来全方面地为学科建设提供条件,最大程度上优化学科建设环境。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不够重视,专业人才缺失,工作效率低,导致我国食品卫生问题频发。因此,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应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及时补充和储备专业人才,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设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帮助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形成完善的体系化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模式,体现出发展与建设该学科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降低社会上的食品安全问题,使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食品安全工作环境。另外,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需严格把控,选拔综合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科的创新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科的创新发展道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内部及有关学科发展单位对食品安全教育、食品营养和食品监管制度等分支学科的人才教育工作。对于高等院校,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能够有效为学科建设提供动力。高校可以定期开展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外出进修,以座谈等多种形式积极学习,完善知识体系,使现有教师都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和标准,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同时,提高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的占比,适当缩减理论教学课时,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教师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能力,建设专业的教学人才团队。
目前我国社会对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现状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低,这极不利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全方位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应积极在普通群众中开展营养与食品安全相关内容和知识的普及,加大力度推动学科建设,提高社会各领域对学科的接受度。这一措施有利于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提高全社会相关认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建设减低社会因素的阻力。此外,加大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力度,促使国内尽快形成市场竞争力,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和理论性指导,进而在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建设工作和相关企业间形成稳定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和流通[4]。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现有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因此,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建设应立足于现有的学科基础,调整和优化发展方向,逐步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使高校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教学质量,如: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搭配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为学生保留相应的自学空间,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难点问题上,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复合型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渐渐提高。营养与食品安全是目前影响国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相关知识的普及,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针对目前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积极探索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符合的新型发展道路,为营养与食品安全学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王晶.食品安全与营养学科的发展及其必要性[J].食品界,2017(6):36.
[2]李海萍.探究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63):196.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涵盖和涉及的分支学科多。该专业主要研究食品卫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食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管理等,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加以监管,保障食品的卫生性和营养价值,满足人体日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促进人体的健康。涉及的产业多、领域广,要求相关人才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疾病的营养防治,掌握饮食辅助疗法,能够对食物中的基本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同时掌握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胜任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相关的管理工作,具有正确三观、良好道德品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1]。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食品卫生也成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苏丹红鸭蛋,染色馒头,水饺中的“霉青菜”,增加动物瘦肉量、降低成本的瘦肉精,回炉面包,毒生姜,豆腐中的吊白块,奶粉中的三聚氰胺,以及近来的塑化剂事件等等,数不胜数。这些形形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给人们造成了恐惧心理,给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带来了严重影响,从侧面反映了当今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同时水土污染、农药和花费的滥用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性问题。强化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避免一系列的恶性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造成的恐慌,另一方面有利于打造健康的食品安全工作环境[2]。
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设了医学专业类的食品营养专业。目前我国培养的相关人才大多在医院的营养保健科工作,而面向普通大众的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稀少,这与我国的社会发展需求相悖。近年来,我国政府将改善民众营养健康水平指定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而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不止要求卫生安全,更要求其具有营养价值。以此,应从分子水平研究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完善现代食品营养理论,阐述食品对人体病理状态的治疗功效和影响,研发新型营养补充剂和健康食品等[3]。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卫生饮食的重要性。人类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食物中的毒有害物质极易因富集作用而大量富集于人体。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的饮食卫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注重食品的卫生安全而忽视食品的营养品质是目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中存在的一大误区,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被有毒有害物质或病原微生物污染,同时也涉及食品中营养物质被破坏的问题。食品必须含有基本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食品的营养质量得不到保证,人们日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缺失,会导致人体疾病。只有对营养和卫生同时加以管制,才能全面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涵盖和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餐饮、烹饪与营养科学、医学营养以及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因此,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学科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高等院校、相关企业乃至全社会对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对于社会层面而言BG大游,要时刻保持对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发展历程的宣传和报道,保证相关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性,为民众了解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提供便捷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重视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的氛围。对于高等院校和学科相关部门企业,应着重于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的充足、技术的先进和硬件设施的完备等,以此来全方面地为学科建设提供条件,最大程度上优化学科建设环境。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不够重视,专业人才缺失,工作效率低,导致我国食品卫生问题频发。因此,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应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及时补充和储备专业人才,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设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帮助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形成完善的体系化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模式,体现出发展与建设该学科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降低社会上的食品安全问题,使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食品安全工作环境。另外,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需严格把控,选拔综合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科的创新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科的创新发展道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内部及有关学科发展单位对食品安全教育、食品营养和食品监管制度等分支学科的人才教育工作。对于高等院校,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能够有效为学科建设提供动力。高校可以定期开展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外出进修,以座谈等多种形式积极学习,完善知识体系,使现有教师都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和标准,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同时,提高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的占比,适当缩减理论教学课时,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教师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能力,建设专业的教学人才团队。
目前我国社会对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现状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低,这极不利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全方位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应积极在普通群众中开展营养与食品安全相关内容和知识的普及,加大力度推动学科建设,提高社会各领域对学科的接受度。这一措施有利于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提高全社会相关认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建设减低社会因素的阻力。此外,加大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力度,促使国内尽快形成市场竞争力,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和理论性指导,进而在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建设工作和相关企业间形成稳定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和流通[4]。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现有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因此,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建设应立足于现有的学科基础,调整和优化发展方向,逐步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使高校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教学质量,如: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搭配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为学生保留相应的自学空间,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难点问题上,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复合型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如何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当下做到饮食的健康和安全呢?也许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案。不过,从科学的食品营养和安全的角度看,这些方案也存在着一些误区。
也许绝对安全的食物是不存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能将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到最小。如何做到饮食的营养和安全,专家建议我们从以下几点做起:保证食物多样性;少吃生食,尽量吃熟食;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尽量自己在家里做着吃,吃少油少盐食物。
在一般人的理解里,有机食品代表纯天然的健康食品。但是,英国标准局日前对55项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后发现,从营养质量角度比较,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间没有差异。法国食品安全局对食品中的干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及一些植物营养素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也无法判定有机食品更营养,在对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中的对比分析发现,有机食品中的杀虫剂残留通常会更低,但对重金属、二英、真菌毒素、微生物等危害物残留分析也发现无法判定哪一种体系的食品更安全。
拿最近两年的新闻来说:2010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共检出14批次的乳制品不合格,其中包括25.25吨新西兰公司出品的全脂奶粉,约150吨新加坡全脂奶粉检出阪崎肠杆菌,1吨来自美国的牛初乳检出亚硝酸盐超标。有2批次来自澳大利亚的有机婴幼儿奶粉共53吨检出磷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另有约172吨来自澳大利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也检出锌超标。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美国每年有4 800万人次因为食物得病,相当于美国人口的1/6,其中12.8万人次严重到入院治疗,3 000人死亡。从这些案例来看,国外的食物也存在安全隐患。
很多人之所以推崇台湾和东南亚的水果,可能是认为亚热带和热带的水果受阳光照射的时间更长,光合作用更彻底,所以营养素就更多。
有研究对10种亚热带水果和4种北方水果进行测定发现,亚热带水果中的钙、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含量高于北方水果,而北方水果中个别品种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总体而言,亚热带水果和北方水果中整体营养素的含量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其实,不同地域的水果都有自己独特的营养所在,并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某地的水果就一定更好。
消费者往往也认为柴鸡和柴鸡蛋的营养价值更高、也更安全,这是源于对“纯天然”的迷信。事实上,从营养价值来说,柴鸡蛋的脂肪含量较鸡场蛋高出约1%左右,胆固醇含量也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相反,有分析结果表明,鸡场鸡蛋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含量略高于柴鸡蛋,这可能是由于复配饲料当中所提供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更为充足。对柴鸡和鸡笼养鸡进行研究发现,这两种鸡肉的营养价值也没有差异。可见,从营养价值来看,柴鸡蛋和鸡场蛋、柴鸡和鸡笼养鸡整体上大同小异,很难说孰优孰劣。
1986年后蔓延不绝的疯牛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饲料供应商把动物的内脏、骨头等废弃部位粉碎之后,又配合到动物饲料当中去,最终导致了疯牛病的传播。目前欧洲、美国、日本都出现过疯牛病,因此,我国禁止从这些疫区进口牛羊肉等畜产品。疯牛病事件提醒我们。如果仅凭牛羊吃草长大就认为一定安全,过于盲目。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鸡鸭牛羊猪肉的营养价值整体差异不大,只是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略有不同,都是平时可以吃的。不过,任何肉类都不宜多吃,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畜产品肉类50-75克,鱼虾类水产品50-100克。
最近几年水污染事件频发,接连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占据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版,公众对饮用水安全越来越重视。将水过滤,再用锅煮沸后饮用,是很好的避免水污染危害的方法。只是,这个美国锅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很多人之所以不用中国锅,可能是受到苏泊尔锅的锰超标事件影响,但事实上,这个事情的风险并不大。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和过多对人体都是不利的。实际上,因为锰的营养与毒性特征,国际上一般不对餐具中的锰析出量设定标准。餐具对于煮水并没有多大影响,想安全饮水,建议家里可以装一个净水器,然后普通锅煮沸喝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