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盖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海洋食品和食用菌食品等开胃凉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打造中国开胃凉菜领导品牌。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C13)”;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7),公司属于C1317“蔬菜加工”。
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经过多年持续的商业实践,形成了具备自身特色的经营模式:
公司设立采购部,并制定了《采购及供方控制程序》、《采购管理制度》、《供应商认证准入程序》、《供货商管理办法》、《供应链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公司业务部门根据客户订单通过ERP下达销售订单,销售订单依据BOM表自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物料计划通过MRP软件进行对库,从而生成采购计划,由采购部门执行采购计划。公司采购分为战略采购和安全库存采购。战略采购是根据市场行情,对市场进行预测,在原料价格最低、质量最好时做好战略原料库存,以保证在给客户报价时,掌握主动权。安全库存采购是根据客户往年的订单情况进行预测,进行安全库存的准备,或者是根据客户的临时订单进行临时采购。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销售部门根据销售合同和销售预测制定销售计划,各销售部门进行销售计划的汇总,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来制定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根据自身的生产能力、库存情况制定具体生产班次,并进行相应的生产调度、管理和控制,及时处理订单在执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以达到对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和计划完成率等方面的考核要求,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完成。
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分为合同生产销售、自有品牌销售和贸易销售三种类型。合同生产销售模式下,公司向品牌运营商提供产品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自有品牌销售模式下,公司产品主要通过大型餐饮企业和食品经销企业等渠道销售公司产品;贸易销售模式下,公司主要通过购买产品后直接销售或简单包装后对外销售。
合同生产销售模式,公司根据客户需求特点,通过系统的市场调研与研发,向客户提供产品定位、配方研究及成品生产等全流程服务。
公司自有品牌销售模式主要分为经销、直销和电商三种。直销客户以餐饮企业为主,经销客户
以食品经销企业为主,电商客户以京东自营和公司在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旗舰店铺所面向的终端网购消费者为主。
公司从事海洋食品和食用菌食品等开胃凉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立足自主技术研发及新产品开发,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公司围绕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开发新型产品、改进生产工艺等进行持续技术研发,并根据客户需求以及业务部门的反馈进行可靠性验证。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海外团队,消化和再创造国外先进技术,同时与大连工业大学、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辽宁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获得专利35项(其中发明6项、实用新型29项)。
2023年公司聚焦主业,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变,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加强规范运作。公司根据董事会工作安排,科学统筹生产经营,在业务、生产、研发等方面进行持续性的投入,稳健经营,持续创新,不断提升公司实力。报告期内,公司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BG大游。
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发展情况良好,主营业务稳健增长,销售团队在确保现有核心客户长期稳定的前提下,积极开拓新客户。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48,994.42万元,同比增长34.75%。公司营业成本39,546.08万元,同比增长31.95%,净利润3,490.07万元,同比增长8.24%,主要原因是销售的稳步增长,营业成本随之相应的增加,因多春鱼子产生减值,导致净利润增长略低。
生产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对标准化凉菜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加大升级改造力度,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系统化管控和能力建设,优化金属探测仪、X光异物检出机和重量自动化检出机等质量安全操作参数,提高检出能力。同时,盖世食品(江苏)有限公司新产能“年产1.5万吨标准化凉菜智能制造(加工)项目”已经投产,产能不断释放,不断贡献了新的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的生产管理风险。
研发方面:公司始终立足自主研发产品和技术,打造了一定规模研发团队,实施了系统化的研发体系。公司利用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和省企业技术中心两个研发平台基础上,不断通过产学研研发机制,报告期内申请辽宁省科技创新二等奖(已公示)和发明专利1项,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盖世食品(江苏)有限公司“研发及检测中心建设项目”逐步建成,研发创新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报告期内,研发创新能力一直加速提升中。
品牌提升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增强品牌建设,在通过线下行业展会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加大电商、短视频、直播等线上新媒体营销的投入,进一步扩大品牌化道路。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引进各类人才力度,构建多层次、多渠道人才队伍,扩充研发团队、销售团队等,增强业务人才和技术人才建设,形成双轮驱动;有效调动员工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团队活力,提升公司经营管理能力;2023年,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围绕经营战略布局开展各项工作,满足客户新需求,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稳步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公司也将继续坚持“降本增效”的原则,重点推进公司自动化、信息化建设。
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国家一号文件。《意见》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一号文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政策指导,督促产业健康发展,同时为产业营商环境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土壤。
2023年9月,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食品工业大省发展规划(2023-2027年)》,建设食品工业大省是省委、省政府在新形势下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在东北、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由农产品大省向食品工业大省转变,重点推进粮油、畜禽、水产品、果蔬、预制食品、酒水饮料等6大食品产业发展。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预制菜赛道经过近两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迎来了国家层面的规范。
从规模来看,疫后餐饮行业收入回暖。疫情发生前,我国餐饮收入规模稳步增长,从2012年的2.33万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4.6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0.46%。2020年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受到冲击。2023年在疫情管控放开之后,餐饮消费场景全面恢复,餐饮行业收入回暖。2023年,我国餐饮行业收入为5.29万亿元,同比增20.37%。与2019年相比,增长13.20%。
从弹性来看,餐饮复苏弹性更大。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催化下,2023年以来我国消费整体呈现弱复苏态势。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分品类看,商品零
售同比增长5.8%,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0.4%,餐饮复苏弹性较大。(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东莞证券研究所)
伴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我国餐饮连锁化趋势逐步显现。2018-202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从12.8%增加至19.0%。但与日本、美国等连锁化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餐饮连锁化率存在较大的差距,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连锁餐饮店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每家连锁店的菜肴具有特色化、标准化与统一化的特点。而预制菜企业可以按照标准化的程序向各个连锁门店提供菜肴,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连锁门店口味的一致性。基于预制菜标准、统一等特点,我国餐饮连锁化的发展有望带动预制菜品需求进一步提升。(数据来源: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艾媒咨询)从餐饮行业分析,其整体表现出“三高一低”的特点,即高食材成本、高人力成本、高房租、低利润。根据2023年中国预制菜产业白皮书,在我国传统餐厅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在传统餐饮企业占比最高,为38%;人力成本与租金成本的占比分别为22%与10%。而餐饮企业在使用预制菜品之后,可以有效的减少对人工成本的消耗,提高出菜效率,降低餐饮企业平均成本,提高盈利水平。数据显示,餐饮企业在使用预制菜后,人工成本占比从22%下降至12%,而净利润占比则从20%增加至27%。预制菜能够帮助餐饮业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所以,较多中式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正逐渐减少或停止自己制作凉菜,转为由专业凉菜企业加工配送,来保证产品质量标准化和口味的稳定性。(数据来源:2023年中国预制菜产业白皮书)
食品安全质量将使部分小加工企业被市场淘汰。目前全国范围内的预制菜生产商以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居多,并且部分依然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只供应少量客户,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且标准化程度较低,食品安全及品质难以保证。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质量监管要求愈发严格。在此背景下,行业集中度有望向食品质量有保障的优质企业靠拢。
近几年随着预制菜的兴起,消费者对其认知度有所增加,预制菜渐渐成为消费者在购物时的选择。在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催化下,我国零售端预制菜需求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2016-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3821元增加至39218元,年均复合增速为7.4%(如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有利于消费的整体提升,随着行业逐步规范,消费者对预制菜认可度有望持续改善。
2016-2023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支撑预制凉菜等冷链产品跨区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优质的冷链物流网络,为食品运输和食品保鲜提供了强力支持,对产品触达新消费市场、发掘新的市场机会、第一时间响应市场需求等方面,提供了有利保障。冷链物流的发展,对食品企业规模发展创造了条件。
1、预制凉菜行业属于食品加工业,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战略的提出,为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的理念推动食品工业健康发展,国内食品工业迎来重大机遇。
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国家一号文件。《意见》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预制食品类企业迎来政策红利期,为进一步规模提升提供了政策基础。
伴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我国餐饮连锁化趋势逐步显现。但与日本、美国等连锁化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餐饮连锁化率存在较大的差距,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连锁餐饮店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每家连锁店的菜肴具有特色化、标准化与统一化的特点。而预制菜企业可以按照标准化的程序向各个连锁门店提供菜肴,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连锁门店口味的一致性。
同时预制菜能够帮助餐饮业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目前,较多中式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正逐渐减少或停止自己制作凉菜,转为由专业凉菜企业加工配送,以保证产品质量标准化和口味的稳定性。基于预制菜标准、统一等特点,我国餐饮连锁化的发展有望带动预制菜品需求进一步提升。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预制菜生产商以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居多,并且部分依然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只供应少量客户,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且标准化程度较低,食品安全及品质难以保证。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质量监管要求愈发严格。在此背景下,行业集中度有望向食品质量有保障的优质企业靠拢。
公司是以海藻、食用菌、鱼子等系列海珍品为主要食材,为国内、外餐饮企业提供预制凉菜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有20余年食品出口经验,主营海洋蔬菜系列、营养菌菇系列、健康素菜系列、海珍味系列、鱼子系列等五大产品系列,300+种产品,1000+SKU,并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海内外诸多知名大型连锁餐饮和食品生产企业的信任,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现产品已出口日本、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将继续运用现代集团化的发展模式,实现“产、学、研、技、工、贸、销”一体化,致力于打造连锁餐饮预制凉菜第一品牌。
基于餐饮现制凉菜出品慢、成本高和食品安全风险大的特点,我司经过多年研发积累,率先成功研制出定制化预加工凉菜规模化安全加工技术。该技术由智能制造规模化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化控制技术、高效锁鲜和高还原技术等技术组成,很好地解决了食品安全风险大的行业痛点。公司未来继续加大对新技术研发和应用,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及装备现代化技术、食品安全新型控制技术和锁鲜高还原新技术。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在开发海藻、食用菌和蔬菜类大众预加工凉菜的同时,加大开发海珍品凉菜和肉类凉菜。继续聚焦优势品种海藻沙拉、菌菇凉菜和鱼子高端凉菜三大品类,不断深耕细作,以期达到引领行业发展作用。
2023年度,公司将在确保现有核心客户长期稳定的前提下,继续围绕经营战略布局开展各项工作。(1)强化生产管理,促进提质增效。
持续提升生产管理能力,促进生产团队内部良性竞争,控制内部物料损耗,消化库存,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要紧紧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积极转变思维方式,更新思想观念,提升员工综合能力,着力引进国内外先进食品工业技术,积极建设新产能,满足客户新需求BG大游,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稳步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要坚持质量第一,树牢质量意识,严格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检测、数据分析,完善质量体系,严把质量控制各个环节,减少因质量问题退货发生。
充分利用疫情全面放开的大好机遇,加强联系对接国内外客户,积极组织参加行业展会,认真做好展会规划,密切关注行业上下游业务情况,优化创新营销服务策略,拓宽销售渠道,组建专业销售梯队,分析市场态势BG大游,交流销售经验,加强目标分解,严格绩效考核。
进一步细化优化行政管理,加大招聘力度和技能性岗位全员培训力度,实现培训工作的实用化和常态化,提高员工队伍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力发展企业文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培训、文体娱乐、读书学习等文化活动,增强员工的文化吸引力和向心力、凝聚力。做好后勤保障,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团结向上、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
公司将继续坚持“降本增效”的原则,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严格业务规范,强化绩效考核,提高财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做好财务数据核算、数据分析和数据安全防护,提高信息化水平。
公司外销客户主要是发达国家,美国《良好操作规范以及危害分析和基于风险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后,在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基础上增加了防止经济欺诈和恶意替换的条款,给公司出口带来新的风险。同时国内监管机构改革力度较大,消费者近年来对食品安全及权益保护的意识也逐渐加深和增强。
食品在被大众最终消费之前须经原料种植、加工、储运、销售等多重环节,只有对各环节进行全面、准确、有效地把控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公司各类产品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多道生产工序,因此,公司存在各生产环节质量控制节点出现疏漏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可能。公司产品销售出库后运输、装卸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公司客户遍布国内和日本、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无法实现对运输环节和流通渠道的有效管控,如合作方疏忽或出现其他问题影响到产品质量,同样会存在一定质量
应对措施:公司运用HACCP质量管制法用于规范公司经营和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的识别、评估BG大游,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食品安全。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食品安全管控,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①对采购原材料实施多重验证,包括品管部按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实施进货验证、供应商和品管部在公司现场实施验证、采购部到供应商现场实施验证,具体验证活动包括检验、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
目前,韩国、日本等境外及外资企业对国内市场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它们在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品牌宣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从长远来看,这些优势将逐步显现,促使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原来在中国境内一些加工行业的外资企业纷纷撤资,转向东南亚一些欠发达地区,而国内行业成本普遍增加,对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增加了很大难度。
应对措施:公司坚持以市场带动生产的发展思路,不断挖掘和总结客户的关注点,以良好的产品与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提高公司市场地位、增强品牌影响力;公司将进一步增强研发实力,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在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公司生产成本。
公司产品销售中出口占了较大比重。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公司出口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4.15%、53.81%和49.33%。公司出口产品以美元计价为主,汇率的波动将影响公司出口销售的经营业绩。未来人民币汇率若进一步呈现上升趋势,将会对公司出口销售业务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所处的食品制造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成本占营业成本比例较高。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公司人工成本分别为34,542,305.37元、39,424,289.47元和47,319,657.14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0.03%、10.84%和9.66%,人工成本占营业成本比例较高。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必然会伴随着员工队伍的迅速扩大和员工薪酬待遇水平的上升,未来可能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不定期举行学习培训活动,提升员工素质,增加绩效考核,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作业效率;公司将进一步深度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逐步实现标准化、自动化、规模化生产线
风险事件描述:公司2023年3月份收到多春鱼子2023年产季报价,多春鱼子单价骤降,公司预计未来销售价格会受原料采购价格下降影响,依据存货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计提跌价准备,按 2023年新的预计售价计算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公司对2022年年度报表多春鱼子存货计提跌价准备1,160.54万元。其他存货计提跌价准备17.50万元。
风险起因:多春鱼子价格在2022年及以前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 2023年3月,由于冰岛产地新产品的上市和库存积压问题,导致市场价格异常骤降,实际最新报价较去年同比下跌66%,几乎跌落到五年前水平。
完善内控制度:针对战略采购可能带来的损失,我司后续加强对采购和库存的管控力度,完善采购内控制度体系,后续拟编制《采购计划管理办法》、《战略采购备货流程》,明确采购备货计划的编制依据,切实做好市场调研,将年度采购计划分解到各月,并根据市场变动设定调整机制;增加采购申请和审批流程的审核节点,划定采购金额的审批权限。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 产 品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BG大游、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