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只有人人行动、人人尽责,才能最大程度地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由此让每一个人受益。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8月29日,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
曾经,人们只愿“吃得饱”,一碗米饭配点儿咸菜就是一顿;如今BG大游,“健康”早已站上“C”位,一小碗饭搭配荤素菜肴已是寻常。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食品的需求更加多元,食品安全也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向营养、健康拓展。如何吃得更放心、更营养、更安全,是人们的新追求。
应当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完善“最严谨的标准”,强化风险监测和评估,持续改善了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55项,包含两万余项指标;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已覆盖99%的县区;我国18-44岁居民身高显著增加。
不过,当前,食品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也带来了新的食品安全问题。比如,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深谙人们的健康养生心理,在自己的产品外包装上标注“零添加”“无添加”等字样,误导消费者;数字化时代,“舌尖上的谣言”传播速度更快了,极易引发消费者恐慌,给相关产业带来损失;还有近年来网络销售、网上订餐等新业态风风火火,也给监管带来了新挑战。
生活条件改善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关注,敏感度也更高,有时可能只是局部地区的个案,或比例很小的不合格率,处理不好就会酿成系统性风险,影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而食品安全是系统性工程,向上可以追溯到食用农产品、农药、种子等“三农”问题,向下可以延伸至食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及餐饮服务等行业。因此,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需要科学共治,共同发力,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食”字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良”BG大游,食品安全考验人的良心。其实,种植的农产品是否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食品的生产过程及存储、运输等环节是否安全,食品含有多少添加剂,生产经营者自己是最清楚的。只有让相关企业真正负起责任,食品安全才有保障。因此,要引导食品企业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加强生产经营过程控制,严把食品安全关,进而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BG大游。
在日常监管工作中,食品监管部门也要主动作为,善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拧紧食品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安全阀”,让问题产品无处藏身。同时BG大游,还要提高违法成本,倒逼生产经营者循规蹈矩。2021年,全国首个食品安全追溯闭环管理系统——“浙食链”在浙江上线运行。消费者扫码可知生产加工、检验检疫等信息;监管部门可追溯食品流通链路,锁定出售商家。这一创新之举,为智能化监管做出了有益探索。
对于公众来说,则要少一些轻信盲从,不转发未经查证的信息,不为谣言“扩音”。这就要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引导人们自觉遵法守法,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和维权能力BG大游。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只有人人行动、人人尽责,才能最大程度地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由此让每一个人受益。(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